拍品說明:
說明:越窯是唐、五代時最著名的青瓷窯場,也稱“秘色窯”。所燒青瓷代表了當時青瓷的最高水平。唐代越窯青瓷已很精美,博得當時詩人的贊美,如,顏況“越泥似玉之甄”,許渾“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云魄起”,陸龜蒙“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五代吳越時越窯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為吳越王錢氏御用及貢品。徐夤有詩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施薄冰盛綠云”。
本品葫蘆形,子母銜口,寶蓋頂,上雕葫蘆葉,紐成瓜蒂形。球狀腹,矮圈足,直流曲柄,通體光素,古樸雅致。外施米黃釉,釉色晶瑩,溫潤如玉,也有認為此釉色為秘色瓷的一種,與上海博物館藏“唐·越窯海棠式大碗”釉色一致。本品造型端莊秀美,釉色類玉似冰,美輪美奐,正是唐代越窯中上佳者,為傳世經(jīng)典。
參考圖:上海博物館藏“唐·越窯海棠式大碗”
局部圖與器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