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高14.5,14.4cm口徑11.6cm,11.4cm
說明:此對碗撇口,弧腹,圈足,通體施綠釉,胎紋用深、淺不同的二種色泥,多層次相間柔和、絞成紋理;絞胎器制作工藝繁復,當時為貴族日用品。整器造型簡約大方、小中見大、富有張力;釉面層次豐富、明度對比鮮明、具有空間感,如同鳥羽;設色諧調(diào)獨道,獨具一格。絞胎瓷始于唐代,為當時陶瓷裝飾工藝新品種,此后每代皆有仿制,品格高貴。此對碗即為宋代絞胎精品之作。
所謂絞胎,或稱“攪胎”,“絞泥”,是用白,褐兩色或多色泥料相間揉搓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燒制而成。由于泥料不同,紋理變化多端,或如木紋,或如鳥羽,或如行云流水,極富裝飾趣味。在唐代的鞏縣窯、耀州窯、壽州窯等窯址中均發(fā)現(xiàn)過絞胎瓷片,這是唐代制瓷工藝的天才創(chuàng)新,紋飾效果自然多變,極富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