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玉料青白色,局部微有黃色沁,圓雕兩只獅子相對而立于玉印之上,昂首用倆前肢共同托舉一枚寶物。獅子面部雕琢精細,圓鼓眼,張嘴露齒,毛發膨松卷曲,四肢及背部均有短陰線刻畫鬃毛。寶物為圓珠形,置于四方托盤之上,四面鏤雕花紋,頂部一圓孔,內部中空。玉印為圓形,面有剔地陽文,刻篆書“林氏之寶”。獅子自漢代由西域傳入中國,隨著佛教的傳播流傳開來,逐漸成為威武與吉祥的象征。元代尤喜獅紋,此件玉器中獅紋和寶物上的鏤空花紋以及印文的特征都明顯受到了西域和中西亞外來文化的影響,富有異域特色,雕工粗獷有力,展現出元代玉匠的遒勁技藝。元代玉印并非尋常之物,如元末陶宗儀《輟耕錄》第二卷《刻名印》一節中說:“今蒙古色目人之為官者,多不能執筆花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宰輔及近侍官至一品者,得旨則用玉圖書押字。非特剔不敢用。”故此玉印應為一品高官之物,等級尊貴。玉印包漿老道,寶光內斂,為難得之珍品。
印文“林氏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