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熊作為力量與吉瑞的象征早在先秦時期便有記載,《太平御覽》卷五十引《山海經》記載:“熊山有穴,恒處神人,夏啟而冬閉。
是穴若冬啟夏閉,乃必有兵”。《武王伐紂平話》云,西伯侯夜夢一虎肋生雙翼,來至殿下,周公解夢謂“虎生雙翼為飛熊”,此
后必得賢人輔佐,后果得賢人姜尚,當時姜尚正在渭水之濱垂釣。后人于是就以“飛熊”一詞來描述君主得賢臣的征兆。此器為青
白玉質地,器身表面有零星不規則沁斑,熊雙腿盤曲下蹲,頭部上揚,口怒張露齒,鼻梁外突,左爪伸入口中作剔牙狀,右爪扶在
圓鼓的肚皮上。此器造型別致,線條流暢,肌肉質感鮮活飽滿,表情兇猛威武,是一件藝術觀賞性極佳的玉雕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