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此玉豬龍,黃玉材質(zhì),局部帶淺白色及褐色生坑沁斑,呈未被把玩的天然狀態(tài)。整體圓雕成C形,中部用管具對鉆打出一大圓孔,孔沿作斜坡狀,圓孔線條圓滑,頸際鑿有一小圓孔可用于系掛佩戴。玉豬龍外形呈豬首狀,大耳尖端朝上豎立,雙目圓睜,闊嘴口略張開,鼻梁上有多重皺褶,身體呈龍形卷曲,光素無紋。
玉豬龍屬于新石器時期的紅山文化。紅山文化距今五千至六千年,分布于中國北部遼河流域,是中國史前時代北方的玉器中心。紅山文化玉器出土品種眾多,用料精良,制作精美,極具時代特色。在農(nóng)耕為主的紅山地區(qū),豬被視作神靈或圖騰來供奉,地位崇高。玉豬龍是龍與豬的結合體,而得「豬龍」之名,這是中國最早出現(xiàn)的龍形圖騰器物,是中華民族龍文化的起源。透過玉豬龍表達了先民祈求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收的愿望。玉豬龍是紅山玉文化的經(jīng)典代表,具深刻的文化意義。它多于紅山文化遺址中被發(fā)現(xiàn),而遺址大多屬于地位崇高的貴胄之墓。除玉器外,鮮有其他材質(zhì)的陪葬品,反映當時「唯玉為葬」的現(xiàn)象,玉器成為了象征權力與地位的祭祀禮器,亦反映出中國禮法制度的雛型。紅山玉龍豬是展示中國玉文化中必不可少之物,故中外各大博物館及個人收藏家爭相收藏,得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