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白玉質地,器身大部為水銀沁色,白黑交相輝映,為沁色之絕佳境界。清代徐秦基撰《玉譜類編》中說:“黑者為水銀沁。古者殮用玉,以水銀在尸腹內,遇玉即凝,故用玉塞之。水銀隨地皆生,故非葬玉而亦有水銀沁。”另外,清代劉大同在《古玉辯》中也著說:“殉葬之水銀,有大坑、小坑之別。大坑水銀所沁者,即成黑漆古矣?!庇纱丝梢姡湃苏J為黑色沁即為水銀所致。但現在水銀沁的形成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水銀所致,也有認為是墓中碳灰所致,沒有統一定論,我們期待更多的科學研究和考古發掘來證實,但水銀沁為古玉愛好者最為喜愛的沁色之一是不爭的事實!
此蟬雙目外凸,以寬陰線雕琢出首部、雙翅,反面數道直線刻劃腹部及尾部。常見之漢八刀玉蟬多為扁平狀,本件蟬形渾厚飽滿,黃玉質地光潔瑩潤,實為不可多得之器。蟬因脫殻而象征生生不息,在漢代十分流行?!逗鬂h書.禮儀志下》:「飯含珠玉如禮」的「禮儀」意思,玉琀無非表達人能「蟬蛻」復生,靈魂延續,希望能轉世之意?!吨芏Y.地官.舍人》:「天子含實以珠,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貝,庶人以谷實」,可知玉蟬所用級別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