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成人欧美在线,国产一区二区57,国产超短裙丝袜在线观看,大量国产私密保健视频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雜項、玉器、瓷器專場
270 條記錄 4/45 頁 上一頁 下一頁   1   2   3  4  5  下5頁 最后一頁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
拍賣號:2277      預估價(元)  RMB:1,800,000-2,000,000       (元) : 未成交
  • 尺寸:高26cm
  • 拍賣時間:2017年12月22日

拍品說明:

元代青花瓷器誕生于特殊的歷史背景之下,在不斷的對外征戰中,蒙古帝國開拓了東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亞、南至波斯灣的遼闊疆域,國土橫跨亞歐大陸。在其統治范圍內,科技、文化進行了一次多維度的交流共進,元青花瓷器即為代表。

元青花瓷器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新穎精致的工藝和豪邁奔放的氣魄成為中國陶瓷藝術發展史上的一段不朽傳奇,反映了十四世紀中國對外瓷器貿易的盛況,是中國高超的制瓷技藝與外域的實際需求的完美結合,其形制、用途和鈷料都是外來的,但它又無處不浸透中國匠師們的高超技藝和心靈創造,無處不煥發著中華文明的光華。蒙元之世,朝廷與中西亞地區政治經貿往來最為密切,尤其元文宗登基之后,兩地文化互動交流成就斐然。元青花瓷器的創燒為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交往聯系驟增不少積極因素,在當時兩地商旅往來的路上,斑斕奪目的青花瓷器閃現出的迷人光芒,伴隨著悠然的波斯音樂運至中東諸國,當年交流的盛況可由當今保存的《販瓷圖》得以窺知。

元青花瓷器最初燒造多應波斯地區(西亞伊利汗國)王公貴族之需,造型、紋飾、功用皆依自彼地之風俗而定,一改宋瓷影青之纖薄小巧,雋秀素雅之風格,往往以器形巨碩雄健著稱,其中大罐一類堪稱代表。

元青花選用鈷料為“蘇麻離青”料,這種鈷料的產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薩村,屬低錳高鐵類鈷料,青花呈色濃重青翠,色性安定,因為蘇麻離青含鐵高而含錳量低,在適當的火候燒造下呈現出藍寶石般的鮮艷色澤,還會出現銀黑色四氧化三鐵結晶斑,即“鐵銹斑痕”,俗稱“錫光”。

從此局部圖,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青花紋飾出現漫散跡象,此現象為元明青花瓷器在施釉階段造成的技術缺陷,或是施釉之際不小心碰到青花紋飾,或是上釉時用力過猛沖松了部分表層鈷料,此部分鈷料迅速隨著釉汁漫下所致,但當年的工藝缺陷卻成為當今判斷元青花真偽的一個有力佐證。

元青花的釉漿中,CaOK2O+Ca2O比值很高,CaO易沉積在高溫下分解出大量氣體形成從內自外的氣泡。所以釉面放大之后,我們可以看到釉下有不同層面大小各異的氣泡,這與新仿元青花的氣泡大小一致,層次統一形成鮮明的對比!

局部已經破損的氣泡可以發現缺口內邊緣周圍層生出紅色鐵銹痕,由上述“蘇麻離青”鈷土礦成分可知,“蘇麻離青”中本身Fe2O3含量較高。另外釉面上有些許具有金屬光澤的細小黑色斑點,由于一部分Fe2O3高溫催化下還原成還原鐵從而呈現出黑色狀態。

時代工藝特征鮮明,腹部內外所見接胎痕明顯,內腹壁斑駁粗獷,可見一道道極不規則的慢輪修坯痕,此為元青花獨特的成型工藝所致,并且有部分釉漿罩掛于胎上,流淌自然。通身內外施釉,釉色白中帶青,積釉處呈現鴨蛋青色澤,是典型的元代景德鎮瓷器釉色。

口部露胎處,呈現明顯的火石紅,為胎體自然晰出。而仿制者以涂抹或噴灑氧化鐵銹的方法來造假,與此存在明顯差異。

底部澀胎,留有少量釉水,為修足時未刮削干凈所致,仔細觀察,可見釉水的刮削痕跡。部分泛瓦紅色,留有明顯的墊燒粘結高嶺尾砂的痕跡,為元青花裝燒工藝的重要特征。

胎體為麻倉土,細小砂眼及黑糊麻點清晰可見,為手工錘煉和篩選不細所致。現代仿品的瓷土則為球磨工藝制作,其顆粒大小一致,與此罐瓷胎有明顯的區別!

這件元青花大罐以其雄渾的身姿、卓越的氣質讓我們一覽元代的工藝技巧、藝術成就以及“青花瓷”逐步走向成熟的足跡,珍貴程度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