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款
此水丞束口,深弧腹,假圈足。頸部及近足部一周用礬紅飾以變形蠶紋,腹部主體繪夔鳳,鷹嘴利爪,翎羽飛揚,繪畫技法以平涂及留白為主,僅以深淺不同的兩種紅色表現,使畫面充滿了古樸的氣息。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作品制作嚴謹,胎釉精良,風格奇詭,為雍正御窯文房稀見品種,幷且傳承有序,值得格外珍視。
水丞,又稱“水中丞”、“水盂”、“水盛”,文房用具之意,用以貯水。名稱來源于宋人林洪曾的《文房圖贊》和元人羅先登、樊士寬著《續文房圖贊》,文中將文房用具賜以人物姓名和官銜。水盛,姓水名潛,字仲含,號玉蜍老翁,官銜水中丞,故而流傳開來。宋人趙希鵠在《沿天清錄集》中注:“晨起則磨墨,汁盈硯池,以供一日之用,墨盡復磨,故有水盂。”可見水丞可算作是文房四寶以外的第五寶。清初王朝初興,景德鎮窯火興旺,出現了如太白尊、蘋果尊等各種新式文房用具,如此件水丞即為一例。
器中所繪夔鳳紋,是根據夔龍紋而創造出來的鳳紋,裝飾性較強,西周青銅器上即已出現,象征尊貴的身份。此拍品毫無繁縟瑣碎紋飾,簡潔雅致,體現了雍正時期瓷器的審美傾向,端莊穩重,對古代器皿崇以至高敬意,為當朝御窯文房稀見品種,并且傳承有序,值得格外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