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微斂口,斜肩,微弧鼓桶腹,淺圈足,餅形蓋,蓋中上塑一只站象為鈕。站象大耳,細短尾,四足外叉不顯著,造型生動傳神,整件器物胎灰白細膩,制作精細,通體施潤澤的粉青釉,有光澤,寶光內函。露胎處呈灰土黃色,釉胎相交的邊緣有火石紅痕。極為精美的一對。
我國著名古陶瓷專家陳萬里說:“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龍泉窯,作為古代青瓷工藝的集大成者,形成了巨大的窯業系統,廣泛分布于浙南麗水山區及其鄰近地區,其中以龍泉市境內窯址數量最多。龍泉窯創燒于唐代,成規模地形成于北宋早中期,北宋時期的窯場主要集中于金村,南宋至明初,極盛于大窯,明代中葉以后整體逐漸衰落。南宋早中期,大窯粉青厚釉青瓷的創燒,堪稱中國青瓷史上的里程碑。從此,龍泉青瓷以其溫潤如玉的釉質、含蓄典雅的造型,成為后世青瓷美學的最高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