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鐵銹花裝飾技法流行于宋、元時期北方地區的黑釉瓷器上,圖案多為不規則的斑點、條紋,或簡化的花草紋飾,用筆灑脫、不拘泥。器形多見碗、盞、小口瓶、玉壺春、罐等。目前發現的燒造鐵銹花的窯場有河北磁州窯,河南臨汝窯、魯山窯,山西懷仁窯,甘肅安口窯等。
此瓶端莊樸實,釉色烏黑如漆,釉面具光澤,細潤有厚度。腹部醬褐色彩裝飾兩組折枝花葉紋,清晰不暈散。黑褐二色對比鮮明,黑釉釉面烏亮,褐彩烏光,風格獨具。觀器底,足際露胎,足心及內墻有薄釉,乃知為裹足刮釉、裝燒而成。胎質偏黃,砂質感。瓷化度高,扣之清脆。
一般所見鐵銹花裝飾者,紋樣多抽象隱約,此作清晰寫實,且造型美、氣韻佳,勝于同時期鐵銹花作品,又品相完整,堪稱杰作。
早年,與北宋五大名窯相比,磁州窯瓷器一直未被世人重視。但自上世紀初葉開始,它首先引起了歐美,特別是日本等地區學術界、收藏界的高度重視和青睞。凡有實力之博物館、財團、個人等都爭相收藏。其中的黑釉褐彩或稱鐵銹花品種,在傳世的磁州窯器物中,已經相當少見了,成為不少知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