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 刻款
茶葉末釉是鐵結晶釉中的重要品種之一,釉黃綠色相摻雜,似茶葉細末之色,故而得名。茶葉末釉燒制,始見于唐代,宋代、明代也有燒制,以清代雍正、乾隆時期制品最好。陳瀏《陶雅》記“茶葉末一種,本合黃、黑、綠三色而成,……雍正官窯則偏于黃矣,而尤以綠色獨多者,最為希罕,蓋乾隆窯也。……茶葉末黃雜綠色,妖嬈而不俗,艷于花,美如玉”。茶葉末釉在唐英《陶成紀事碑》中稱為“廠官窯釉”。《南窯筆記》載“廠官窯,其色有鱔魚黃、油綠、紫金諸色,出直隸廠窯所燒,故名廠官,多缸、缽之類,釉澤蒼古……”。陳瀏《陶雅》評價有“豆青、東青、茶葉末、蟹甲青數者又各有古雅之氣韻,而不能以相掩”。乾隆時期官窯茶葉末釉制品多為琢器類,有如意尊、紙槌瓶、觚、三犧尊、罐、綬帶葫蘆瓶、花澆、缽式缸等,碗、盤圓器類少見。如意耳尊是雍正時期的創新器型,乾隆朝十分流行。此瓶造型典雅古樸,釉質凝重,品相完美,為乾隆色釉瓷的典型器。故宮博物院藏有雍正時期青花釉里紅蓮紋如意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