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成人欧美在线,国产一区二区57,国产超短裙丝袜在线观看,大量国产私密保健视频

首頁 > 拍賣預展 > 2012年春季拍賣會 > 瓷器專場
清乾隆 唐英墨彩詩文筆筒
瓷器專場
101 條記錄 1/17 頁 下一頁  1  2   3   4   5  下5頁 最后一頁
清乾隆 唐英墨彩詩文筆筒
拍賣號:6059      預估價(元)  600,000-800,000       (元) : 943,000
  • 尺寸:直徑9.8cm
  • 拍賣時間:2012年5月19日

拍品說明:
筆筒雖小,卻是古代文人案頭必備之物。自晚明以后,瓷質文房用品逐漸進入文人視野,它與紙、筆、墨、硯等一起成為他們珍賞的文房雅具。唐英在督陶之時,曾親自設計制作了一批瓷質文房用具以自用,這批瓷質文房兼備了唐英的文人巧思和高超制瓷技藝,成為了極具品位的藝術珍品。唐英,字俊公,自號蝸居老人,關東沈陽人,隸屬漢軍正白旗。清雍正、乾隆時景德鎮御窯督陶官員,在職將近30年,先后為雍正和乾隆兩朝皇帝燒制瓷器,為景德鎮御窯廠歷史中,督陶時間最長、成績最為卓著者。由他主持燒制的瓷器無不精美,深受兩朝皇帝的賞識,因此,乾隆年間的官窯也被人們稱為“唐窯”。唐英亦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飽學之士,公余之暇,以詩書畫自娛,詩、書、曲都自成一家,有多部詩集、戲曲傳世,若除去頂戴花翎,便是一位典型的文人。首創詩、書、畫、印相結合入瓷,是文人瓷畫的先行者。唐氏晚年在督陶之余,喜歡將自己的詩書畫印描繪在陶坯上制成瓷器。唐英自制的瓷器造型輕巧俊秀、簡潔疏朗。器形各部分之間比例協調,恰到好處。外形上增一分則拙,減一分則陋。這些秀美端莊的器形,出神入化,高雅之至。大大提升了文房用品的審美觀和欣賞水平。筆筒主要有圓筒形、方形、仿竹、雙聯形。作品大多以白釉、仿石釉、仿官釉為地。細查底足可知:胎土陶煉精細、潔白,密度很高。此筆筒呈直筒狀,淺圈足。通體白釉,施釉平滑,釉質清透滋潤,以墨彩行書題寫七言詩句:“千尋綠嶂夾流溪,登眺應知海岳低。瀑布迸春青石碎,輪菌橫劍翠峰齊。步粘苔蘚龍橋滑,目閉煙羅鳥徑迷。莫道穹天無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上首礬紅“片月”陽文小章,下首礬紅“陶”“鑄”篆書陰文、陽文章。五言“上苑春何早,繁花已滿林;笑迎明主伏,香拂美人簪;地接樓臺近,天垂雨露深;晴光來戲蝶,夕景動棲禽;欲托凌云勢,先開捧月心;試看桃李樹,何處不成陰;芳草隨花發,何曾識認春;但除知己外,都是慕名人。”上首礬紅“之山”篆書陽文章,下首礬紅“陶”“鑄”篆書陰文、陽文章。“陶”“鑄”是唐英在瓷器上最常用的印章。故宮博物院有同類器型,器身同樣以墨彩行書題寫七言詩句。唐英本人能文善書,行書尤其突出,上承魏晉、漢、唐、宋之名家,行筆中自然巧妙地融入前人章法,從而創造出自己的體勢,形成自己的風格。楷書受清代館閣體影響較深,規整精工、清秀健俊。其字結體用筆均出于自然,起承轉合氣韻貫通。灑脫之心情,浸透字里行間。作品中字與字、點與畫之間,墨色枯濕濃淡之變化,非一般書家所能比。詩文行筆流暢,氣韻生動,筆法老到,頗見功力,詩、書、印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墨彩,得由雍正說起。雍正墨彩可以說是墨彩的第一次高潮,第二次高潮是乾隆時期,由督窯官唐英監督燒造,將墨彩再一次的升華,詩書畫印的墨彩瓷得到了乾隆皇帝的珍愛。歷年身價一直屢創新高,因墨彩瓷的文氣與傳世的稀少,所以難得見到幾件,從傳世作品看也不過百件。分別收藏于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等處。唐英是個儒雅的督陶官,在《陶人心語》和《陶人心語續編》里收有他的全部作品,此筆筒詩人選擇了最富于表現力的自然景色和庭院風光,充分利用七言律詩的對仗,交織成一幅清新動人、恬淡雅致的圖畫。唐英這種超脫淡定,寵辱不驚的樸素文字特別適合現代人“久居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心境。本筆筒整體以詩文作裝飾極富有濃郁的文人氣息,反映出唐英極高的藝術修養,折射出他豐富的內心世界,不是官窯,勝似官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