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口沿外撇,束頸豐肩,瓶身自肩而下漸收,器形高大挺拔,古樸典雅而不失清秀俊俏,宛若南海觀世音普渡眾生之態(tài)。器身滿施白釉,釉面瑩潤,足底露胎。頸部堆塑竹石靈芝紋,并加五彩描金為飾,肩部一周金彩連環(huán),瓶身堆塑博古紋,脛部一周金彩纏枝蓮紋。清宮內(nèi)廷以瓷瓶作插花器,不僅是因其具有觀賞價值,更主要的還是因其造型命名有吉祥之意,瓶與“平”同音,取其平安之意。瓶中插牡丹花,寓意“富貴平安”;插月季花,寓意“玉堂和平”。這種取意吉祥的瓶插物,在清宮瓷器上還成為了裝飾紋樣的主要題材,本品即為一例,瓶身上塑有各種形狀的瓶,瓶內(nèi)還插有各類花卉,寓意吉祥。此瓶采取堆塑、五彩、描金等多種裝飾技法,制作復雜,裝飾效果極強,傳世罕見,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同種類型的棒槌瓶,可做參照。參閱:《帝王與宮廷瓷器》下,272頁,紫禁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