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康熙一朝瓷業精進,上承朱明諸窯菁華,下啟雍乾御瓷之先聲,是為中國陶瓷史上官民窯業全面輝煌的時期,其間發明創新甚多,特別康熙十九年之后有清一代官窯重新恢復,在能工巧匠的諸多努力之下,窯業技術高超,許多曠世名品遂應運而生。釉下三彩則是當中著名的一例。釉下三彩為彼時創燒的釉下彩瓷新品種,集青花、釉里紅、豆青三種色彩于一身,其畫面色彩對比鮮明,立體感強烈,視覺效果獨特,脫胎于青花釉里紅,但品格則在其上。燒制工藝復雜,首先是在素胚上將所需的紋飾以薄意雕刻手法雕出,再以鈷料、銅紅、氧化鐵描繪各自的圖案,覆施白釉入窯高溫燒造而成。青花以鈷為著色劑,釉里紅以銅為著色劑,豆青則以鐵為著色劑,由于三種彩料對發色的溫度及還原氣氛要求不同,其成功燒制極其不易。正因為基于工藝的繁復與難度,清代康熙釉下三彩瓷燒造量極為有限,傳世品更是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