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吳作人 戰(zhàn) 爭 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 1977年作 118×175.5 cm 嘉德2003年春拍 成交價 RMB:3,520,000 解放南京號外 1949年作 89×116cm 華辰2010年秋拍 成交價 RMB:12,320,000 金色的海洋 1956年作 138.2×235.5 cm 香港佳士得2007年秋拍 成交價 RMB:8,167,500 芍藥 1937年作 54×62 cm 嘉德2011年秋拍 成交價 RMB:2,300,000 吳作人抗日戰(zhàn)爭期間曾組織戰(zhàn)地寫生團到抗戰(zhàn)前線寫生。1938年創(chuàng)作了油畫《搜索》,是作者一件抗戰(zhàn)時期的重要作品,原作為布面油畫。畫面反映戰(zhàn)爭結束后戰(zhàn)士們在戰(zhàn)場上搜索敵人的場面。而這件創(chuàng)作于1961年的《戰(zhàn)爭》就是根據(jù)1938年的《搜索》重新創(chuàng)作的,這件《戰(zhàn)爭》早年為海外華人藏家收藏,20世紀80年代從新加坡回流。不管是作品畫布、畫框、釘眼的原裝情況及作品自然龜裂狀態(tài),落款情況、油畫顏料在自然條件下的老化程度等方面都是斷代的重要依據(jù)。重要的是分析一個畫家的藝術風格,這件作品主要表現(xiàn)在逆光中前進的人物,景物顯得比較簡要,整幅畫面熟練、簡潔、到位的筆法,用筆收放自如,畫中人物用筆輕松、技巧純熟,卻結構嚴謹,以及對整體畫面虛實關系和前后空間效果的控制在20世紀60年代也就只有吳作人這樣的大家才能畫得這么恰到好處。亦可見其藝術修養(yǎng)不同一般,彰顯吳作人作品獨特魅力。從畫家的用筆方法藝術風格方面來看,吳作人的藝術風格是不可替代的,內行道:畫面本身會說話。 吳作人(1908—1997) 安徽涇縣人,生于江蘇蘇州,1926年入蘇州工業(yè)專科學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讀于上海藝術大學、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及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師從于徐悲鴻先生,并參加南國革新運動。早年攻素描、油畫,功力深厚;間作國畫,富于生活情趣,不落傳統(tǒng)窠臼。晚年后專攻國畫,境界開闊,寓意深遠,以凝練而準確的形象融會著中西藝術的深厚造詣。在素描、油畫、藝術教育方面都造詣甚深,他在中國畫創(chuàng)作方面更是別具一格,自成一家。吳作人是繼徐悲鴻之后中國美術界又一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