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款識:“大清乾隆年制” 青花篆書款
來源:香港佳士得2002年秋季拍賣會Lot709 北京匡時2007年春季拍賣會封面 Lot1469
著錄:《黃鼎軒珍藏展》 收藏者—南臺灣文物收藏家黃清雄先生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發行 1999年12月初版
摹古是雍乾二朝宮廷藝術的重要理念,胤禛父子二人以個人的美學修養與審美愛好有意識地倡導一種理想的工藝審美格調,除了純粹的摹古之外,同時注重在傳統構成因素中創新,借鑒原來的工藝造型和紋飾進行抽繹,組合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樣式,寄予新的涵意,從而確立新的古典主義審美品格。此番造器之精神在雍乾時期高檔的御瓷之中體現尤為明顯,往往鐘情選取其欣賞前朝的色釉與紋飾,融匯古今之精粹于一體,成為彼時造器的一個新風尚,其中對宣窯的化裁與臨摹尤為成功,是為雍正一朝摹古之絢麗篇章。宣窯是為中國陶瓷史上最輝煌的一頁,前后十年,歷時雖短暫卻成就了藝術美學上一段經典的傳奇。
明人張應文《清秘藏》贊譽“我朝宣廟窯器,質料細厚,隱隱橘皮紋起,冰裂鱔血紋者,幾與官、汝窯敵。即暗花者、紅花者、青花者,皆發古未有,為一代絕品”。嘉靖朝謝肇淛于《五雜俎》嘆曰:“宣窯不獨款式端正,色澤細潤,即其字畫,亦皆精絕。”、“惟宣德款制最精,距今百五十年,其價幾與宋品矣!”
相對前人的仰慕,清宮對宣窯的推崇亦毫不遜色??涤呵劢杂心焦胖?,宣窯益為所重,尤其雍正皇帝更以獨特之美學視野去感知和品鑒宣窯,于摹古方面建樹頗豐?,F存海外的十八世紀清宮典藏珍寶圖像總匯《雍正古玩圖》手卷(僅存卷六、卷八,分別由英國戴維德基爵士和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收藏)繪錄了不少宣窯佳作。宣窯成為清宮御瓷創作綿綿不斷的靈感源泉,引領開啟了清代宮廷美學藝術之新境地。此式青花礬紅浪濤九龍紋大盤即為十八世紀清宮摹古理念之典范,化裁于宣窯之青花礬紅龍紋器皿而成,其祖本可參見清宮舊藏【宣德 青花描紅云龍紋盉碗】(圖一,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典藏編號:律一六二37之1/6027/院一八一九箱,著錄于《明代宣德官窯菁華特展圖錄》圖55。)青花礬紅彩者為宣窯一大創新發明,自此開啟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結合的新工藝。
當今現存雍正者數量珍稀,所見僅得二例,分別藏于為北京故宮博物院(圖二,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下,245頁,圖223)和玫茵堂(圖三,《玫茵堂中國陶瓷》卷四,編號1723。)乾隆早期繼之,本品是為佳例,雖是書寫了乾隆年號款,卻是雍正皇帝美學思想的忠實延伸和復制,其秉承雍正之品格,無論胎釉與畫工皆一致。其形制恢宏大氣,胎質堅致白皙,釉汁瑩潤如玉。盤心繪海水立龍捧珠圖,氣勢凌人,躍然眼前;內外壁則分別繪三條行龍和一條翼龍,或回首,或前行,龍爪有三爪、五爪之別,龍尾有花尾、尖尾之分。以礬紅裝飾龍紋,色澤鮮妍厚潤,色階過渡自然,騰龍矯健有神,氣勢非凡。祥云迤邐,浪濤卷卷,更見映襯九龍之動感無比鮮明。其青花蒼雅明快,毫無宣青濃重暈散之氣韻,恰與成窯青料恬淡雅潔之色調暗合。本品繪畫頗為講究,需要釉下與釉上紋飾彼此呼應,畫師需在繪制青花海水時,事先留出釉上龍紋的位置,因此畫師必須做到心中有畫,筆自心中,留白過少,則龍紋無法繪制,留白過多,龍紋與海水之間空隙過大,則影響美觀。審視本盤所繪海水云龍,二者連接處過渡自然,分毫不差,恰到好處,融為一體,使人不得不贊嘆畫師技藝之精湛,彰顯十八世紀宮廷藝術的無比嚴謹和精致。盤底心雙圈內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當中“乾”字左下部的寫法又符合乾隆初年篆款的公認特征,故本品燒造時間應在乾隆二年十月之后,此時正值唐英督陶精力最旺盛之際,人工物料承襲前朝未變,一切皆得雍正御瓷之神髓,殊為可貴。
細細比較,雍正時期作品與乾隆時期作品在紋飾布局和主要細節存在以下兩點不同:
一、盤壁四龍位置不同:雍正者,四龍分布于盤心立龍的上下左右,都是正方向。乾隆者,四龍則是分布在盤心立龍的四側。
二、盤心立龍所捧寶珠形態不同:雍正者,寶珠的火焰紋為一根,乾隆者,寶珠的火焰紋則為兩根。(圖四)因為此式青花礬紅浪濤九龍紋大盤尺幅恢弘,燒造頗為不易,變形幾率極高,故雍乾兩朝均僅曾極少量燒造,乾隆者存世亦異常珍稀,除本品以外,檢閱公私典藏之中尚見二例,分別南京博物院藏品(圖五)參見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清瓷萃珍》,圖81;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品(圖六),參閱《靜嘉堂藏清朝陶瓷——景德鎮官窯之美》頁62,圖53。而日本靜嘉堂所藏者與本品最為一致,尤其寫款皆是早期風格。本品存世珍罕,為乾隆御瓷不可多得的重器,至今已流傳數百年,依舊光彩照人,綻放出斑斕奪目的新姿采,閃現著胤禛超古冠今之藝術品味。其來源可靠,著錄于香港佳士得2002年秋拍第0709號,尤為難得,且同類作品在近年的拍賣市場中極少見到,如今再現,當為不可錯失之機緣。參閱:《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紅》下冊,245頁,圖223。 玫茵堂藏《玫茵堂中國陶瓷》卷四,編號1723 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清瓷萃珍》,圖81 《靜嘉堂藏清朝陶瓷——景德鎮官窯之美》頁62,圖53, Blue-and-white glazed plate with nine-dragon design of iron red Qianlong reign of Qing Dynasty 47.5cm. Diam Advisory price 估價待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