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豐子愷(1898.11.9-1975.9.15),曾用名豐潤、豐仁、嬰行,字仁,號子愷。漢族,浙江崇德(今桐鄉)人。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豐子愷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他的文章風格雍容恬靜,漫畫多以兒童作為題材,幽默風趣,反映社會現象。他的兒子豐華瞻為父親作傳《豐子愷小傳》。豐子愷給孩子們寫了一封信《給我的孩子們》,書籍《我的苦學經驗》深受讀者喜歡。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在音樂、書法、繪畫和戲劇方面,都頗有造詣。從日本留學歸國后,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
此對插屏選材精良,以壽山石薄荷凍制成,石質細膩,為墨綠色。壽山石薄荷凍,通常綠色中稍含青灰色,質地勻潤,又稱梅根。右為:“披發佯狂走。莽中原,暮鴉啼徹,幾株衰柳。破碎河山誰收拾?零落西風依舊。便惹得離人消瘦。行矣臨流重太息,說相思刻骨雙紅豆。愁黯黯,濃于酒。漾情不斷淞波溜。恨年年絮飄萍泊,遮難回首。二十文章驚海內,畢竟空談何有!聽匣底蒼龍狂吼。長夜西風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國,忍孤負? 弘一法師立俗之所作 乙丑冬日豐子愷書。”后有填朱砂“石門豐氏”??;左為:“紅藕花多映碧欄,秋風才起易凋殘。池塘一段榮枯事,都被沙鷗冷眼看。”等宋人詩句,印為朱砂“子愷”二字。屏風背面為豐子愷風格書畫,一為樹下童趣圖,孩童嬉戲可人,古樹悠揚。其左書“閑庭春畫,癸未乞巧玩一日,子愷畫于新屋。”其下有“子愷”印,全為朱砂色;一為山林小景,房屋儼然,樹木成林,山勢為屏,靜謐其中。又有飛鳥群集,翔滿天際,一靜一動,盎然成趣。右書“聚鳥欣有托吾愛吾廬;子愷”下有印“豐子愷”三字,皆為朱砂色。字跡、畫風頗為老練,刻字如寫更體現出其功力,實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