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此對鋪首形制宏大。由兩部分組成,上部獸面及下部圓環,均通體鎏金。鋪首多與朱雀等神獸裝飾,以期有辟邪之能,而如此件朱雀和獸面組合體極為少見,獸面巨目、寬眉,怒目含威,鼻梁方折,雀喙突尖,獠牙外露,兩側胡須下卷,上端正中裝飾草葉,兩側為朱雀張開的雙翅及尖尖的獸耳,如“山”字形構造,顯得大氣厚重。下部圓環套在四棱圓形的銜中,形成完整鋪首。作品雖為獸面卻有輕靈的美感,圓環和獸面的面積比例約略相等,加上圓環會產生輕盈纖細且均勻的視覺張力,恰可和上方厚實的獸面取得平衡。整器鑄工考究,精美華貴,與漢代宮廷裝飾用器一脈相承,鎏金工藝精湛,組合制式罕見。據考古資料發現,大同市工程公司院內出土發現與此造型相類似鎏金銅鋪首銜環,可見為同時期作品,然相比此件鋪首銜環其鎏金完整性,器形大小均遜色不少。鋪首銜環是中國古代一些器物上的附件,主要用于裝飾青銅器、陶器、漆木器、瓷器、畫像石、墓門、墓葬棺槨以及建筑的大門。其產生于商晚期,漢代開始普遍使用,漢代的建筑到今天大多看不見了,但從漢代的墓葬出土明器(漢代的建筑模型),依稀能看到當時鋪首造型及使用方法。鋪首一般為銅質,也有鐵質、陶質,甚至于玉質鋪首,如西安茂陵附近出土的西漢武帝的“玉四靈紋鋪首”。史籍中不乏對鋪首的記載,如《漢書哀帝紀》載:“學元廟殿門銅龜蛇鋪首鳴”,唐代顏帥古注:“門之鋪首,所以銜環者也。”又如清代《字詁》所說:“門戶鋪首,以銅為獸面御環著于門上,所以辟不祥,亦守御之義。”漢代司馬相如《長門賦》:“擠玉戶以撼金鋪兮,聲噌吶以面似釧音。”描寫叩響門環的情形,玉戶金鋪的視覺效果,和金屬碰撞的聽覺效果,畫面加音響,唐代詩人薛逢《宮詞》“鎖街金獸連環冷”,描寫出于靜態中的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