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湖帆力作《松溪仙隱》賞
發(fā)布日期:2012-12-24
吳湖帆《松溪仙隱》 立軸 173cm *92cm
款識:“松溪仙隱 用馬麐設色法寫此大意 甲申冬至 倩菴吳湖帆”
鈐印:“倩盦”、“吳湖颿”
題跋:“真人仙隱傍松溪 遠客談經為解題 誰是吳門馬夏筆 醜簃墨妙世無疑 乙酉夏日史樹青”鈐“史樹青”朱文印
吳湖帆(1894-1968),名倩,本名萬,號倩盦、東莊,別署翼燕,齋名梅景書屋。著名書畫家、書畫鑒定家。吳湖帆家世顯赫,祖父吳大澂為晚清高官,同時也是一名成就卓然的大書畫家,富收藏,頗多“四王”作品。外祖父沈樹鏞官至內閣中書,善治經史子集,家藏極富。吳湖帆自幼受家學的濡染,酷愛藝術,青年時期即浸淫“四王”,將家中所藏真跡反復臨摹體悟,其臨摹作品不僅在外在形式上達到毫發(fā)不爽的程度,更在內在精神上把握到了古人的意趣,得到了中國繪畫的正脈。
吳湖帆可謂一位深得傳統畫學精髓的畫家,初學“四王”,對“四王”的潛心臨摹使他諳熟名家的畫法畫意,練就了深厚的筆墨功底。在對“四王”心追手摹且作了大量古畫研究之后他又繼法董其昌,其臨摹的董其昌山水達到了幾可亂真的程度。而對董其昌的深研也使吳湖帆徹底走出“四王”的規(guī)范,將筆墨探向了更遙遠的宋元。關仝、李成、李公麟、“二米”、趙孟覜、曹知白、黃公望、王蒙、郭熙、董源、倪瓚等歷代大家都是吳湖帆精心研習的對象,傳世的吳湖帆作品時常可見其以仿某名家名作為題材。正是因為吳湖帆對上下千載、南北百派無不師法借鑒、廣收博取才最終確立了他對傳統山水畫“南北二宗”、青綠水墨以兼收并蓄并能青出于藍的獨特藝術風格。
此幅《松溪仙隱》為吳湖帆仿南宋著名宮廷畫家馬麟所作。描繪的是一幅文人雅士隱居山林,遠離世俗塵囂,安貧樂道、怡然自得的場景。近景山石具有斧鑿刀削般的輪廓,中部蒼勁老松于石上屈曲盤桓,松針濃密茂盛、刻畫精微,三間樓閣屋宇掩映其下。樓宇精致工整、典雅樸厚,頗得南宋宮廷格調,正堂兩位高士坐聽松風泉鳴、品茗論道,側室兩名書童或倚或趴,趣意盎然,門外一仆人身負重物似采購而歸,又隱約傳遞出生活的氣息。畫面延伸,遠處云霧迷濛、山峰若隱若現,潺潺的溪流繞山而下,動感十足。整體雖景物繁復但層次分明,綽落有致、張弛有度。其設色仿宋人清艷明麗,松枝上藍色粉點與樓宇中藍色花瓶、香爐及屋外人物服飾遙相呼應,使畫面生動鮮活、神采奕奕。正是筆、墨、色各有側重,情、景、意層層遞進,清雅幽靜宛若仙境,令人有寄情山水、天人合一,渾忘塵囂、心神俱醉之感。乃畫家精心力作。
吳湖帆以其清新明麗、淡雅豐腴的畫風在中國畫壇上獨樹一幟,其對色彩的駕馭出神入化,尤以熔水墨烘染與青綠設色于一爐,跌宕多姿,意境雋永。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的山水畫一直是畫人仰望的高峰、藏家志在必得的首選、評論家津津樂道的楷模。而此幅山水作品正是表現其畫作特色的有力代表,定會為人所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