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拍國際2011秋季拍賣會”拍品:艾伯爾《貴族女子肖像》
2011年秋季拍賣會油畫依舊強勢,但稍加留意便會發現,其涉獵無非還是“老三類”:懷舊拾遺中稀稀拉拉的民國油畫;甜美可口的中國寫實派油畫;西方操縱下被推上市場頂端的當代藝術中的油畫。三類畫家的主要代表加在一起數十人,出現次數之多、覆蓋面之廣幾乎囊括整個拍賣市場。
在“老三類”油畫令人難以再產生審美及收藏新鮮感的時候,筆者在此三者之外,于近期拍場中又關注到了一個新的油畫收藏類別。說其新,僅是從拍賣市場角度出發,而究其藝術性而言卻十分經典。
中拍國際此次推出的一批西方油畫大都出自十九世紀西方傳統油畫家之手。略具美術史知識可知,十九世紀是西方繪畫的一個大動蕩時期,工業革命成果下的人文藝術快速發展,逐漸開始背離數百年積累而得的古典審美,永恒秩序及其美學理念不斷遭到挑戰——庫爾貝現實主義的真實直接;德拉克洛瓦浪漫主義的激情澎湃;印象派同志們對流變之光色的瞬間捕捉;最終發展到塞尚開啟的各種現代主義潮流。這些突如其來的“野獸”般的行為被古典學院家們所不齒,難怪馬蒂斯要被刻薄者以“野獸派”命名了。但是,歷史的無情之處是它永遠不會顧忌那些與其進化無關者的感受,古典在十九世紀后的文本系統里似乎是不合時宜的,不能進步的,竟開始被史家及觀者們冷落了。
但是,有心者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這一時期的繪畫現象也十分有趣,尤其是傳統一路。一方面,不合時宜的安格爾一臉正經相的努力用強大的古典技法向世人證明拉斐爾法則的普適性,捍衛著永恒美學的尊嚴。老頭兒的執著與憨氣可敬、可佩、可愛,就像陳丹青《紐約瑣記》中的畫家“奧爾”,身處當代美國卻真誠的向往古希臘傳統,鋪天蓋地的流行風氣似與他無關。而安格爾終比這位“紐約非主流”畫家出色太多,弄出了大名堂,將美學推向古典秩序的極致,得以讓“新古典”在十九世紀足足搶了現代者的風頭。另一方面,已經被撼動了的巨石終究難以完全復位,人們也確實品嘗到了直接畫法的甜頭,看到了真實與情感的力量,快意處實在讓人難以拒絕。理性設計下的古典精神間或加入些許感性情趣,一如正經女人的風情,可愛又不失端莊。這一類的傳統繪畫少了正襟危坐,往往在親切中顯得更加耐看。好像清末民初剛剛開放的新文化,東方傳統審美沒有完全摒棄又揉進了西方摩登,成為一道獨特風景。這也就是為什么,20世紀完全放開了手腳的現代派們總顯得太過用力、矯情、大喊大叫,也不如尚處探索初期的塞尚先生那般耐人尋味了。吳冠中大師呼吁的“風箏不斷線”,也似有這般異曲同工的好處。
筆者試著用文字去描繪眼前這些十九世紀歐洲經典繪畫的丹青之妙。
在十九世紀的歐洲古典繪畫中,人物肖像仍是其中主流。畫家們為王公貴族繪制肖像,在畫面中往往盡力凸顯被描繪者的端莊高貴,以表露其出身的不平凡。畫家艾伯爾筆下的這幅《貴族女子肖像》便是其中代表,被描繪者身著紫衣端莊的坐于畫面中央,神態祥和從容,據聞這位卡羅林伯爵夫人正是十九世紀歐洲上流社會交際圈中的名媛。背景大面積的深諳處理襯托了人物的真實生動,高度概括的廓線及色域劃分力證了古典形式美的準則,凝重典雅的韻味由歐洲數百年古典技法探索積累而得,彰顯出了油畫材料在層層渲染上的技法優越性,這些成就在該幅肖像作品中都能有所呈現,是歐洲古典肖像繪畫高度成熟期的典型作品。而另一幅《少女肖像》則是新古典主義學院派的力作,畫家在展現其嫻熟的歐洲古典油畫技法同時,充滿情趣的讓模特處于略微動態之中,畫中小姐揚左手勾住項鏈,下面的十字架因而也受到波動微微吊起。雖是構圖上的一點簡單處理,卻涉及到宗教莊嚴,不得不感嘆畫家生逢其時,受到人文主義的惠顧了。十九世紀的古典畫家會在秩序森嚴的傳統法則中加入些許生活氣息,在宗教與生活間呼吸,使二者彼此講和。畫中女子也因此更加顯得俏皮可愛。雖說如此,妙就妙在即使有所突破,仍不失傳統技藝。從頭部至頸部再到手臂無處不顯露出古典審美的形式化處理,人物在背景的烘托下形成了一個“剪影”,一切輪廓上的不和諧都被略去,顏色的高度統一得益于歐洲素描的觀看方式,使觀者在打量該女子形貌的時候沒有一點唐突,方可充分領略歐洲正宗古典主義的經典之處。再來看看斯多費的這幅《意大利青年女子肖像》,該畫較之前兩幅肖像在畫法上直接了許多,可以想見畫家受到十九世紀現實主義風氣影響頗多,平凡的女子眼神俏皮、倔強,在畫家流暢的筆法中顯得栩栩如生,如鄰家女子一般親切、自然。
在此次歐洲繪畫拍賣中,風景畫也占據了一定比例。中國人對歐洲風景畫的了解最初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法國十九世紀農村風景展”,中國觀眾見識了西方風景大師的藝術成就,更使中國油畫家們愛上了盧梭、克羅,愛上了巴比松畫家。專場中艾米爾這幅《法國普羅旺斯的春天》具備了十九世紀寫實風景繪畫的主要特點,寫實技法純熟,畫面和諧生動,既親近自然又不失傳統審美。而另一幅格林弗爾德的《晚霞映照的森林》則古典意味較之上一幅濃重了許多,一股濃郁的神話氣息撲面而來。畫面盡可能的描繪出大自然的壯美,宛如上帝關愛著他的子民。畫面暈染自然,層次分明,使觀者可以輕易從中感受到歐洲古典繪畫到十九世紀積累而得的高度成就。此次專場中另有兩張阿迪愛因斯以農村題材繪制的風景作品——《農莊》與《春江水暖》,較于上一幅古典氣息的神秘,這兩幅繪畫則在對自然的捕捉中加入了許多隨性的詩意書寫,顏色和諧生動,用筆自然,仿佛直接傾瀉而出,難怪莫奈要將其視為畫壇“后起之秀”了,也因此充分展現了十九世紀繪畫多樣的觀賞性。
這些典雅的歐洲繪畫作品,在浩如煙海的拍賣市場中就如同星星之火。雖論其價格與市場追逐程度較“老三類”油畫拍品還有些距離,但是,東西方經典藝術的交流在全球化的今天是一個不可阻擋的好趨勢。將有價值、有觀賞性的外國經典油畫引進中國拍場,對國人進一步了解西方繪畫之精髓,促進中國油畫的發展大有裨益。12月4—7日,北京長城飯店,各位油畫愛好者不妨前來一睹經典之真容!
“中拍國際2011秋季拍賣會”拍品:格林弗爾德 《晚霞映照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