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春拍:特殊年代的見證-“四新”汾酒
發布日期:2013-03-12
汾酒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它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后余香、回味悠長的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聲譽。其歷史悠久,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便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大推崇,并被載入廿四史,名聞天下。唐代大詩人杜牧一句千古傳頌的“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更使得原產地杏花村的汾酒流芳百世。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甲等金質大獎章,成為中國釀酒行業的佼佼者,與茅臺,瀘州老窖并稱我國三大名酒,飲譽中外。
在當前的年份酒收藏市場中,汾酒也擁有其篤實的擁護者,占據著白酒收藏的一片天地。中拍國際2013年春拍白酒專場中有一瓶產于七十年代初文革時期的“四新”汾酒,實為汾酒粉絲們趨之若鶩的對象。“四新”汾酒的起名緣于當時的時代背景,文化大革命初期,以“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樹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相標榜的“破四舊、立四新”運動席卷了中國大陸,成為文革時期一個極具破壞性的主題。多少先人創造、社會形態遺留下來的文化財富都遭受摧殘的厄運,寺廟古跡、字畫古籍、文物古董等無一不能幸免。為響應政策號召,一些街道、工廠、公社、老字號商店、學校等也紛紛改名,“四新”汾酒便由此而來。
時隔四十年,中國大地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革時的滿目瘡痍早已不復得見,而此瓶“四新”汾酒卻靜靜述說著這個不爭的事實,警醒著人們反思過去,勿忘傷痛。“四新”汾酒也因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加之存世量極少而倍感珍貴。
70年代初四新汾酒 5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