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拍國際2013年秋季拍賣會將于12月4日至6日在北京千禧大酒店舉行。本次秋拍將呈現瓷器、玉器、雜項、田黃、鼻煙壺、唐卡、年份酒等7大專場千余件藏品,其中瓷器方面特別奉獻“元明清瓷器專場”、“百年瓷藝-文人瓷畫專場”和“玉綾丹青——尚古書屋藏中國文人瓷專場”。
尚古書屋自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介入中國文人瓷畫收藏,系統考證、整理、挖掘自咸豐至“文革”120多年間出現的優秀中國文人瓷畫。對淺絳彩瓷、民國新粉彩瓷、建國初期至文革優秀藝術瓷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認識,并形成較為系統的中國文人瓷畫理論,是中國文人瓷畫重要倡導者和文人瓷畫理論奠基者之一。尚古書屋對每一件藏品把關極為苛刻,在文人瓷畫界有著重要的影響,其藏品干凈利落,文氣撲面,秀雅典麗。20多年來書屋主人極其鐘愛每一件藏品,故其藏品極少流出書屋。本次秋拍經中拍國際瓷器部的多番努力,尚古書屋藏品終于首次走出書屋。
本次“玉綾丹青——尚古書屋藏中國文人瓷專場”精心遴選了36件(套)藏品,跨越3個階段。一是淺絳彩作品,包括程門、金品卿、王少維等頂級精品;二為民國王步青花和“珠山八友群體”等新粉彩作品,包括汪野亭、徐仲南、畢伯濤、劉雨岑、畢淵明等以及一批民國優秀陶瓷藝術家作品,難得一見的鄧碧珊大件成套中堂將會在本場拍賣會中亮相;第三是“建國官窯”和“文革”寫生作品,有鄒國鈞、張松茂以及“官款”鄧肖禹作品等等。整場拍品清逸雋麗,藝術水準極佳,均為立件、瓷板等觀賞器和文房用品,且絕大多數為首次露面,堪為一場精巧雅致的文人瓷盛宴。
lot1005:民國·涂菊亭 粉彩山水膽瓶 高19cm
說明:瓷藝與畫藝結合,尤其是粉彩,由于其工藝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畫面要做到空靈雅致,既有淺絳般淡雅的韻致,又有粉彩細膩鮮亮的優點,是一件很難的事。當一件粉彩瓷器畫出了淺絳般的意境時,這件粉彩瓷器一定是精品,一定令人愛不釋手,涂菊亭的這件粉彩山水膽瓶做到了。
涂菊亭,又名菊青,江西南昌人,擅粉彩山水人物,三十年代在南昌設松墨館畫舫,四十年代到景德鎮繪彩瓷,山水畫師清四王,人物畫學黃慎,是以山水、人物為主的瓷畫家。早期作品山水,人物別有特色,作品可與「珠山八友」媲美。
此瓶造型優美,釉水肥潤。所繪山水意境空靈,瓶頸處配以長題,文氣十足,堪稱涂菊亭山水作品代表之作。
lot1007:汪野亭 粉彩山水詩文秘擱 12 × 8cm
說明:“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以其獨創的汪派山水獨步瓷壇。此件秘擱呈書卷型,造型優美,器形規整,瓷質細膩,胎釉肥潤,為汪野亭1922年所作。秘擱所繪亭臺樓榭、遠山近木、流水人家,無不細致傳神;用筆古拙,筆法遒勁;用色鮮明,色彩絢爛,盡顯國畫山水之筆墨情趣,完美呈現出汪氏畫風精妙之處,殊為可貴。秘擱肩書唐代著名書法家、書學理論家孫過庭《書譜》節選:“自漢魏已來,論書者多矣,妍蚩雜糅,條目糾紛,或重述舊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茍于新說,竟無益于將來,徒使繁者彌繁,闕者仍闕。”過庭體草書高潔剛折,中藏軌法,濃潤圓熟,秘擱件品和內容可謂渾然天成。秘擱落款:“壬戌年五月,弟萬春山樵論書譜”。畫面左上方落“汪平”朱文印章,原配黃楊木底座。此作品集詩書畫印于一體,文人味十足,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珠山八友”文房重器。
著錄: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年8月第1版《珠山八友》第90頁。
lot1011:民國 1935年 粉彩壽桃圖瓷板 42.5×28cm
此板左下方印文「漢新息候后裔」指漢代名將馬援后裔。《后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記載:「馬援寬厚驍勇,率軍轉戰于隴陜間,危難之時,屢建功勛,曾被封援為新息侯,食邑三千戶。」
馬氏先輩「揚州二馬」為乾隆年間,時人對揚州徽籍鹽商昆仲馬日管、馬日璐的合稱。其祖籍徽州祁門,承祖業,業鹺于揚。兄馬日管,字秋玉,號懈谷、沙河逸老。弟馬日璐,字佩兮,號半查、半槎、南齋。他們互為師友,研習經史文集,旁逮金石字畫,俱以詩名。又筑「小玲瓏山館」,藏書甚富,禮遇寒士,慷慨于公益事業,多善舉義行。從史料看,贈送人馬昭賡應為彼時世族大家,地位頗為尊崇。而受贈人傅霖是否為民國時期名人徐傅霖,有待考證。就作品而言,這件瓷板無論繪畫或是填彩,其精美水平絕不亞于雍干官窯,桃枝如翡,葉嫩如翠,桃紅如「美人醉」、「娃娃臉」;構圖敷色極其典雅,果實層次富有質感,寓意極為吉祥,為粉彩瓷器極其精到的經典之作,必出自大家手筆。
⊙ 款識:三千年花,三千年實,以壽君子,永葆貞吉。傅霖姻伯六旬大慶,乙亥春頌良馬昭賡繪祝。
⊙ 鈐印:仁春壽[朱文]、 頌良[朱文]、 之印[白文]、 漢新息候后裔[白文]
lot1016.王步 青花花鳥水缽 高 9cm
說明:王步(1898--1968),字仁元,號竹溪,江西豐城人。從事陶瓷美術工作長達六十余年,生平創作釉下、釉上、堆雕、刻花瓷器數以萬計,尤精于青花。1919年,王步受制瓷名家吳靄生賞識進入景德鎮瓷業美術研究社擔任仿古瓷制作,對明清兩代的官窯名品朝臨暮摹,從而奠定了他堅實的繪畫基礎。1926年吳靄生病逝,王步開始擺脫仿古瓷的制作,采用水墨畫的若干技法繪制青花,制作出大方、清新的瓷器作品,一洗晚清瓷畫的繁瑣陋習,成為中國青花瓷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此件作品完全符合王步的風格特征,所用瓷胎為典型的吳靄生玉綾窯,所繪花鳥靈動異常,青花墨分五色空靈有致酣暢淋漓。水缽雖未落王步款,但非王步不能為之。
lot1018 民國·鄧碧珊 書法、花鳥中堂一套 75×42cm / 73×19cm
說明:“珠山八友”之一的鄧碧珊早年受過良好的教育,為清末秀才。不僅飽讀詩書,有著扎實的文學功底,更工于書法,尤以篆書為佳。其書法造詣實為“八友”之翹楚,王琦曾執弟子禮向其求教書法詩詞。鄧氏英年早逝,創作時間僅有區區十數年,其留世作品稀少,大幅尺寸作品尤其珍貴。
此套作品由中堂瓷畫一幀及文房楹聯一幅組成。文房楹聯上聯:“談吐趣中皆合道”;下聯:“文章妙處不離禪”。從下聯字體墨色較上聯之淺淡中可以看出,鄧氏其時乃以行書一氣呵成。鄧氏此幅陶瓷書法楹聯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書法與中國陶瓷完美結合。其可貴之處在于鄧氏在胸有成竹、傲視其時陶瓷書家、率性瀟灑地完成作品的同時,也開啟了整幅作品以中國書畫表現的瓷畫先河。
中堂畫中布老桿梅樁三兩,枝頭立紅綬帶一只。構圖疏朗大氣,用筆老辣,設色凝練,意境清雅;整幅不落一字,僅在畫幅左下方布“話雨草堂”朱紅章一枚,與上聯右上角之題首章呼應。“話雨草堂”是鄧氏所用堂號名之一。下聯瓷板署“鄧碧珊,辟寰”,另有朱紅印“碧珊”“辟寰”各一。
lot1021 清 光緒 1878年·程門 淺絳山水瓷板 40×30cm
說明:程門,淺絳彩瓷三大家之一,字松生,號雪笠,安徽黟縣五都田段村人。其畫尤精妙絕倫,凡山水、人物、花卉以至蟲、魚、鳥、獸兼擅其長,其得力于唐、宋、元、明、清諸大名家者甚深,故所謂直追古人。咸豐、同治時名噪大江南北。民國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收藏家鄧之誠1926年所著《骨董瑣記》稱程門瓷繪“極勾勒渲染之妙,得者珍之”。
此片淺絳山水瓷板為程門盛年時期作品,山水布局空靈,構圖大膽,用筆深邃,設色雅致,意境深遠,為程門山水作品中少見之精品。更為難得的是,此板保存極度完好,竟無一處傷彩,對于淺絳彩瓷作品而言,如此品相,殊為可貴。瓷板作于1878年。 瓷板詩題:“雨香云淡覺微和,誰送春聲入棹歌。” 落款:“戊寅仲春雪笠程門寫” 鈐印:“門、雪笠”。
著錄: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8年8月第1版《珠山八友》第20頁。
lot1022 民國 1948年·王曉帆 粉彩仕女圖掛盤 直徑 27cm
說明:作為小八友之一的王曉帆自幼受其父親王大凡影響,秉承家傳,以粉彩人物見長。建國后更是作為輕工部陶瓷研究所籌備小組核心人物,在陶瓷史上有極高的地位。此盤繪一女子倚于朱欄,悉心讀書。背景為一水榭,輔以青竹幾叢,案幾一條。案幾上置古書若干,文房幾件,素蘭一盆……結合詩文充分體現了深閨女子的情懷。配詩:“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落款:“戊子之初秋月,玨如吾兄惠存,張汝孝謹贈,黟山王曉帆畫。”鈐印:“小帆。”
Lot1025 20世紀70年代初“文革時期” 鄒國鈞 圭峰旭日瓷板 37×25cm
說明:建國以后,大批陶瓷藝術家走出畫室,深入大江南北,田間地頭,工礦廠房,寫生創作謳歌社會主義新氣象之瓷畫作品。王大凡、張志湯、王錫良、張松茂、鄒國鈞等等,均創作過具有傳世價值的寫生、寫實作品。這些作品,或置于人民大會堂,或置于首都和各省市重要場所,或參與各種重要展覽,均為優秀代表作品。此幅瓷板以圭峰為主景,構圖大氣磅礴,板面平整如鏡,胎釉如絲如滑,施彩填色鮮亮潤澤,極具視覺沖擊力。近景一松樹巍然挺拔;主景圭峰橫空推出,頂天立地;山腰云霧繚繞,山下良田綿延;遠山山腳下廠房林立若隱若現于叢林。一隊學生在紅旗引導下,迎著初升的太陽昂首闊步向前。這是一幅極具時代特征、極富時代氣息、作者精心創作的寫生精品。
Lot1026 20世紀60年代·雨岑款 黑葉描金牡丹紋文房一套 尺寸不一
說明:一九五四年,劉雨岑就職于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的前身——景德鎮市陶瓷研究所擔任藝術室副主任,曾赴北京參加首屆全國工藝美術大會,與潘天壽、傅抱石、關山月等大師切磋技藝;林風眠、唐云、朱屺瞻、王個簃等大家,曾應邀赴景德鎮拜會劉雨岑。與藝術大師們的接觸、交往,使他的創作熱情高漲,技藝日臻純熟。創研繪制的“黑葉描金牡丹瓶”、“黑葉描金四季瓷盤”、“黃雀薄胎瓷瓶”等瓷藝作品,有的參加了“16國陶瓷展覽”,有的為故宮博物院收藏。此套黑葉描金牡丹紋文房正是大師創作高峰期的作品,牡丹采用「水點法」繪制,嬌艷欲滴,栩栩如生。枝葉均用墨彩描金手法繪制,線條流暢,濃淡有致,與牡丹相映成趣。文房均采用藍料勾邊,木紋釉描金勾勒底足。瓷胎細膩,釉面潤滑,頗顯高貴。大師的晚期作品多為博物館收藏,民間極難見其真跡,成套作品尤為罕見。
lot1028 建國初期·江西建國瓷業公司造 鄧肖禹 粉彩花鳥瓶 高 22cm
說明:1950年4月1日,中共浮梁地委正式成立景德鎮市建國瓷業公司,其前身是宣統二年的江西瓷業公司,再往上追溯就是清宮御窯廠。依此傳承,建國瓷業公司擁有當時景德鎮最好的制瓷人才,擔綱重要國家用瓷和國禮瓷制作,其出品的瓷器一直被譽為“建國官窯”。
此瓶底款為“江西建國瓷業公司造”九字楷書青花款,與歷代官窯的款識如出一轍,卻極富時代氣息。瓶身規整大氣,胎柚彩均達到甚至超越了清三代官窯的水平。畫面一改歷代官窯的成規舊習,以清新可人的文人瓷畫展現于其上,并署以作者名號,令人耳目一新,充分體現了新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氣象。由于建國瓷業公司存在時間極短,此類陳設器又屬名家精心之作,因此產量極少,流傳至今的更是屈指可數。稀缺性遠勝于歷代官窯,其歷史價值與收藏價值不言而喻。
lot1032 民國·徐仲南 粉彩牧童圖筒瓶 高22cm
說明:作為“珠山八友”中年齡最長的徐仲南可謂大器晚成,創作鼎盛時期是在20世紀30至40年代。早年在南昌時,他便廣交畫友,文人派畫風對徐仲南影響較深。爾后,得以見識清中葉揚州八怪畫作,深受黃慎人物畫法影響,并以其筆意入畫,創作人物瓷畫。此瓶器型端莊,胎釉如玉,為典型的民國制瓷大師吳靄生所制“玉綾窯”瓷胎。上下以料彩勾邊,瓶身繪老柳一枝,枝繁葉茂,極具生氣;老牛臥于水中,憨態可掬;岸邊牧童倚于柳樹,吹笛自樂,一幅田園風光躍然瓷上,恬靜悠然,堪為徐仲南山水人物頂級精品。瓶身題七言詩一首,書法行云流水,書畫相得益彰,精美絕倫。落款:“徐仲南寫于珠山。” 印文:“仲南。” 底款:藍料“棲碧山房”。
lot1036. 建國初期·張松茂 粉彩人物蓋杯 高13cm
說明:此件蓋杯為當代瓷藝泰斗張松茂大師50年代精品力作。20世紀50年代,年輕的張松茂被調入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工作。那里,聚集了一批民國時期陶瓷藝術精英如“珠山八友”中的王大凡、劉雨岑和青花大王王步以及雕塑大師曾龍升等。高層次的文化藝術熏陶使他對陶瓷藝術修養獲得長足長進。使得以最小的年齡成為1959年政府頒授的第一批33名陶瓷美術家之一。此蓋杯人物勾畫細膩,頗具功力,用彩鮮艷明快,粉彩質感強烈,胎釉如玉,器型極其規整,是張松茂20世紀50年代少見的傾心之作。落款:“松茂。”杯蓋上書“發展生產,繁榮經濟”,時代氣息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