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這樣一種事物,因其杰出美麗,代表經典時尚而永遠被人紀念;還有一種事物,因其稀有獨特,歷經歲月磨礪而成為至尊的象征,這種非凡之物便是唐卡。
在中國西北部的青海省,有著眾多的藏傳佛教信眾和廟宇。一種絕美、精致、神秘、高貴、古老的宗教藝術形式--熱貢唐卡就誕生在這里,并在這里逐漸繁盛。在這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項目熱貢唐卡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斗尕、娘本等大師,藉由他們精美的藝術作品帶您走進了一幅絢麗斑斕的唐卡世界。
本次中拍國際春拍征集的作品集結中國唐卡藝術大師斗尕、娘本、桑吉本、李先加等代表熱貢藝術最高水準的唐卡畫作近30幅,涵蓋彩唐、黑唐、金唐、紅唐、珍珠唐卡五大種類,工藝精湛,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
以下為本次拍賣唐卡圖賞與畫師簡介: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斗尕
Dugkar, Master of Arts and Crafts China

釋迦摩尼佛與十八羅漢 黑唐 尺寸:260*98cm 斗尕
Sakyamuni and the Eighteen Arhats,260*98cm, Dugkar
此幅唐卡中,主尊釋迦摩尼結跏趺坐于蓮臺之上,現降魔成道相,左手以禪定印托缽,右手結觸地印,二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侍立法座左右。頂飾迦樓羅神鳥。十八羅漢則分布于佛陀四周,形象各異,造型生動,如雙手結禪定印的阿氏多尊者;右手結期克印、左手持拂子的伐那婆斯尊者;雙手各持金耳環的迦里迦尊者;雙手捧王冠的羅怙羅尊者;雙手結禪定印的注荼半托迦尊者;手持經書和法缽的賓度羅跋羅墮尊者;左手持經書、右手結說法印的半托迦尊者;身背經架、隨虎而行的達摩多羅居士,以及與孩童戲耍的大肚和尚哈香等,都刻畫得非常生動傳神,耐人品味。
十八羅漢原本只有十六羅漢,都是佛祖釋迦摩尼的弟子,均為歷史人物。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至宋代起盛行至今。“羅漢”是音“阿羅漢”的略稱。佛教教義認為,一個人因修行的功夫所異,所取得的成就即果位亦有高低之分。“阿羅漢果”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但在大乘佛教中則低于佛、菩薩,是第三等。佛教認為獲此果位即可清除一切煩惱,圓滿一切功德,永免轉世輪回之苦。凡獲得阿羅漢果位的人均可稱“阿羅漢”享受人間供奉。佛祖曾明示:十六羅漢,可不入涅槃,常住人間,弘揚佛法,享用人間供奉與祭祀。
【點評】
在所有種類的唐卡中,黑唐的繪制難度是最大的,它的落筆即定,不可修改,最要求畫者的功力。不是所有畫師都能駕馭黑唐,精品尤難得一見。《阿彌陀佛與十八羅漢》這一題材通常畫幅較大,多見為彩唐。如此巨幅且完美的黑唐可謂罕有。斗尕大師的本幅作品選用98真金,用料不惜,耗時經年,從主尊釋迦牟尼佛到各個最小的細節,無不精湛入微,無可挑剔。原為熱貢最大寺院——隆務大寺所收藏,更受加持,彌足珍貴。
羅漢渡水 彩唐 尺寸:160*100cm 斗尕
Sakyamuni and the Sixteen Arhats,60*100cm,Dugtar
《羅漢渡水》的內容取材于唐太宗迎請印度尊者至大唐講經說法的故事,描繪十六尊者在佛陀的庇佑下,以獅、虎、龍等猛禽作為渡水之舟航行于萬丈波濤之間的壯觀場景。畫面中央為釋迦摩尼佛,十六尊者和侍者法增居士圍繞其間,有的手持經書,有的結法印,有的托缽,皆出自佛經記載,比如手持寶瓶和錫杖的那迦希尊者(畫面左部乘龍者),據《供請十六大阿羅漢護教略儀》所載,寶瓶是那迦希尊者在四天王天講法,天人、天龍八部因生大信心而供養尊者的;錫杖環震動的聲音則可驚醒無明。畫面右下角是唐太宗和作為信使的大唐和尚。 “羅漢”一詞是阿羅漢的簡稱,梵名Arhat,最早從印度傳入中國。有“殺賊、無生、應供”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羅漢者皆為身心六根清凈,無明煩惱已斷(殺賊);皆已了脫生死,證入涅槃(無生);皆堪受人天尊敬供養(應供)。相傳羅漢本為小乘佛教的修行者,但在佛祖釋迦摩尼的規勸下,所有羅漢紛紛轉向大乘佛教,戒德清凈,隨緣教化度眾。
【點評】
《羅漢渡水》是唐卡的常見題材,佛陀通常為坐態。而斗尕大師的這幅作品中佛祖以罕有的立姿顯現,構圖精妙獨到,氣勢恢弘壯闊, 變化中不失莊重。整幅畫面猶如一部宏大的樂章,更顯佛祖的無邊智慧及庇佑眾生萬物于其下之宏大。乃一代宗師融畢生對佛法與藝術的積淀而成之珍品。
大威德金剛 彩唐 尺寸:83*60cm 斗尕
Yamantaka,83*60cm,Dugkar
大威德金剛全稱大威德怖畏金剛, 藏語名為“吉杰多吉”,是藏傳佛教的主要本尊之一,也是格魯派(黃教)、無上瑜伽部主修的本尊之一。
大威德金剛是密宗的五大明王之一,因曾降伏死神閻魔天,也被成為“死亡的征服者”,意指脫離生死輪回的迷妄。佛經中稱大威德金剛“有降服惡魔之威,互善安良之德”,即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又有護善之功,謂之大德。 因威德極大,能斷除諸障,故稱大威德金剛。
大威德金剛亦被視為文殊菩薩的憤怒相,屬教令輪身,乃事業之根本。
此幅唐卡匯集無上瑜伽部最高五本尊,主尊大威德金剛環抱明妃,呈樂空雙運的和合狀態,象征著無上瑜伽圓滿次第中的智悲雙運境界;四角分別為密集金剛、地獄主金剛、勝樂金剛、吉祥天母。體現大乘佛教的最高教義,即慈悲與智慧的結合,即有菩薩的大慈悲心,又有強大的降魔之力。左下為六臂馬哈嘎拉,又稱大黑天,藏傳佛教中被尊稱為眾護法之首,黑藍色身,呈忿怒相。頭戴骷髏冠,象征他可以將修持者的五毒轉化成五智;左下方為吉祥天母——藏傳佛教重要的出世間護法神。她右手高舉金剛權杖,左手握持嘎巴拉碗,腰部斜系拘鬼牌,以游戲姿側身跨坐于三眼黃驢上。
【點評】
此幅《大威德金剛》用色極具張力,動人心魄。 畫師采用了少見的“堆砂”技法,懷抱明妃的大威德金剛,栩栩立體似呼之欲出,神態生動完美,氣勢如風似電,即為憤怒威嚴之像,觀之亦生安詳喜悅之感。令人過目不忘。
此幅唐卡的另一特別之處,是其加蓋了首屆唐卡繪制大賽的驗印章。于2013年在熱貢舉行的首屆唐卡大賽,精英云集。斗尕大師出任評委,加蓋此章以作紀念。這也是斗尕大師唯一有此印章的作品。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黑唐 尺寸:126*95cm 斗尕
Amitabha,126*95cm,Dugkar
此幅唐卡主尊阿彌陀佛頭頂現高肉髻,身著袈裟和僧裙,雙手結彌陀定印,手心托缽,形象端莊慈祥。身后有雄偉壯麗的殿宇,是阿彌陀佛所居宮殿。主尊前方有八大菩薩、供養弟子、佛母、持傘蓋天女和吹奏的伎樂等,上方有師徒三尊。畫面四角又各繪一尊以殿宇作為背景的佛像,表現其他四方佛國的勝境,共同烘托出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宏偉和殊勝美妙。整幅畫面具有青海地區唐卡的鮮明特色。
阿彌陀佛凈土,又稱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成佛時發四十八大愿所感之莊嚴清凈的佛國凈土。
在大乘佛教中,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以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脅侍,教化眾生,接引有情。因阿彌陀佛悲愿至廣,慈心極深,法門易行,任何人只要具足信愿行,如法念佛,便能得到接引,而往生真善美圣之極樂佛國。
【點評】
所有種類的唐卡中,黑唐的繪制難度是最大的,落筆不可修改。因而能否畫好黑唐,最能體現一名畫者的功力。不是所有畫師都能駕馭黑唐,精品則更是難得一見。斗尕大師的此幅《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人物眾多,筆法繁復,滿幅毫無留白之處,是難得一見的心血之作。原為熱貢最大寺院——隆務大寺所收藏,更受加持,彌足珍貴。
時輪金剛 彩唐 尺寸:119*79cm 斗尕
Kalachakra,119*79cm,Dugkar
時輪金剛是密宗主要觀想修習的本尊之一,是無上瑜伽部不二續的本尊守護神。藏語名為“堆科”,意為時輪運行。
時輪金剛是藏傳佛教中“即身即佛”這一概念最經典最完整的造型體現。融合了五方佛、本初佛、菩薩和護法的元素,集慈悲、智慧與伏惡于一身。他身為藍色,有四首二十四臂,顏色分白、紅、藍三組,抱空色大手印智慧明妃,表征主尊慈悲與智慧雙成。手中持各種法器,分別象征福德、智慧、鉤召、吉祥、催破等不同含義。
時輪金剛代表十方一切佛菩薩以及密顯宗教的總體,是真理最完美絕妙的顯現。宗喀巴言:“懂得時輪金剛修行,就懂得一切密宗修行。”
【點評】
原為熱貢最大寺院——隆務大寺所收藏,足受加持,彌足珍貴。
千手觀音的極樂世界 紅唐(藏式裝裱)尺寸:99*74cm 斗尕
Thousand Hands Guanyin(Avalokitevara),99*74cm,Dugkar
千手千眼觀音簡稱千手觀音、大悲觀音,能破除地獄道眾生的三種障礙。據密宗經典《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記載,觀世音菩薩在過去無量億劫中,也就是無法描述記載的遙遠過去,跟隨千光王靜住如來修行菩薩道,聞聽如來宣講“大悲心陀羅尼”,當下從初地證到超八地。為利益眾生,“即發誓言,若我當來堪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千手千眼具足”, “發誓愿已,應時千手千眼悉皆具足”,此時,“大地震動,十方諸佛放光照亮全身”。從此,觀世音菩薩用千眼照顧世間,照見眾生的煩惱,用千手救護眾生,解除眾生的苦難,可謂法力無邊。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可度一切眾生,廣大圓滿而無礙。供養修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法,可得息災、增益、敬愛、降伏四種成就。
【點評】
世上常見千手觀音唐卡,然《千手觀音的極樂世界》鮮見之。原為熱貢最大寺院——隆務大寺所收藏,更受加持,彌足珍貴。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娘本
Nangban, Master of Arts and Crafts China
娘本,藏族,1971年生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熱貢)隆務鎮吾屯上村。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首屆“中國唐卡大師”榮譽獲得者,熱貢畫院院長,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熱貢藝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娘本自12歲開始追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吾才讓學習唐卡,成為大師的真傳弟子。娘本不僅隨師父走遍藏區,吸取了各地佛教繪畫的精華,還系統地研習了漢地傳統工筆繪畫,融于唐卡的創作。他既擅長藏傳佛教題材作品,也廣泛涉獵山水草木、野生動物、政治歷史等領域,成為唐卡藝術最具代表性的畫師之一。
娘本的畫風自成一派,將傳統藝法與現代理念合于一身,明麗堂皇的”娘式唐卡“令人耳目一新。其設色之旖麗、配色之大膽、用色之考究堪稱一絕。
成名之后,娘本致力于將熱貢唐卡藝術發揚光大。秉承傳承中延續,于保護中發展的理念,娘本于2007年在家鄉創建了熱貢畫院,培養了一批年輕唐卡彩繪畫師。
娘本大師的唐卡代表作品有:釋迦牟尼本身圖、蓮花生大師、文殊菩薩、白度母、歡喜金剛等。
2007年,榮膺首屆”中國唐卡大師”。 2007年,創辦青海省黃南州熱貢畫院并擔任院長。 2009年,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2011年,獲第一屆中華藝文青年獎。 2013年,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2013年12月, 北京中山公園皇苑藝術館舉辦“娘本唐卡藝術精品展”。 2014年2月,攜16幅作品參加為紀念中法建交五十年在法國盧浮宮舉行的《中華藝術精品展》。 2014年4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個人作品展。成為首位進入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個展的唐卡畫師。
釋迦摩尼佛本生圖 彩唐 (堆繡裝裱) 尺寸:232*95cm 作者:娘本
The Life of Sakyamuni(framed in tibetan barbola style), 232*95cm, Nangban
中國唐卡大師——桑吉本
Sanggaybam,China Master of Thangka
作為新一代唐卡畫師中的佼佼者,桑吉本在不斷追求藝術的高峰。他繪制的唐卡受到中外人士的喜愛,有多幅被美、歐、日等國的有緣人所收藏。
佛陀十二宏化圖 彩唐(九幅) 單幅尺寸:120*83.5cm 桑吉本
The Twelve Stories of Buddha Sakyamuni(9 parts), 120*83.5cm, Sanggaybam
此九幅《佛陀十二宏化圖》恢弘壯觀,大氣磅礴,動人心魄,筆觸法度嚴謹,繪制精細講究,法相莊嚴細膩,用色銜接完整如一,為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品、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