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慧心——中拍國際2014秋拍佛像專題
發布日期:2014-11-28
佛教造像絕非一門單純的雕塑藝術,它是人們的信仰和精神寄托之所在,給人心靈與審美的雙重享受。佛教造像本是為佛教服務,宣傳和表現佛教的理念和追求,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和地域,由于受到獨特的地方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們審美觀念的影響,佛像風格幻化萬千,形式千姿百態,流傳至今便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藝術珍品。中拍國際2014年秋拍,我們精心組織一眾佛像珍品,以期尋覓有緣者。

2058 清 銅鎏金自在觀音像 高27.8 cm
來源:2013年德國納高拍賣
說明:自在觀音,又稱“觀自在”、“觀世自在”、“光世音”。梵語是“阿縛盧多伊伐羅”,意為觀照世間眾生痛苦中稱念觀音名號的悲苦之聲。此尊自在觀音呈游戲坐,左手自然搭于右膝,右手結說法印,寬肩束腰,體態勻稱,造型優美,手腳刻劃寫實。面相豐滿圓潤,眉目細長,雙目微合,神態安詳,高發髻.胎體較薄,俗稱皮子佛,金水厚重、華麗。整體衣紋生動寫實,飄逸流暢,表現出高超的工藝水平。

2059 元 銀鎏金蓮花佛龕 高17cm
說明:此佛龕以銀為材施以鎏金。整器設計巧妙,可開合式,閉合為蓮花形爐。張開后為佛龕,主佛釋迦牟尼,全跏趺坐于蓮臺之上,迦葉、阿難尊者側立其后,周身伸展七朵曼荼羅花。左右脅持菩薩。底座俯仰蓮臺,蓮瓣飽滿。底部鏨刻雙龍紋,龍三爪,中心刻降魔寶杵。縱觀整器,工藝精湛,選材珍貴,表情刻畫生動寫實,線條飄逸流暢,表現出高超的工藝水平。

2060 明 金累絲青玉藥師佛 高29.2cm
說明:光王如來,是東方藥師琉璃凈土的主佛。藥師佛曾發十二大愿,救度眾生脫離身心苦難,是諸根成熟解脫。因他賜予眾生良藥并廣受眾生依怙,故稱“藥師”。其國土莊嚴清凈,發出深藍色的透明琉璃光,故名琉璃光王如來。
此尊藥師佛像頭飾螺發,肉髻高隆,寶珠頂嚴,面相方圓,白毫畢現,眼瞼微垂,形象生動寫實,表情深沉內省。上身著袒右肩袈裟,右肩敷搭袈裟邊角,下身著長裙,衣質厚重寫實。衣緣及褲腳滿刻精美的纏枝蓮紋,手法細膩。跏趺端坐于蓮花寶座上,右手置右膝前施勝印持訶梨勒果枝,左手臍前施禪定印捧尊佛寶缽盛滿甘露。背光玉質,包金飾雙龍戲珠。束腰雙層仰覆式蓮花座,造型優美大方。仰覆蓮花瓣上下對稱分布,上半為玉質,下半為金質,蓮瓣寬肥飽滿,富麗堂皇。主尊及背光為青玉質,金累絲底座及背光,底座腰部鏨刻佛家八寶紋,邊緣鑲嵌珍珠、紅寶石、藍寶石、綠松石等。明清時期,皇宮寢宮之內,內宮深處,有多處大大小小佛堂,供禮佛供奉之用,其中以供奉藏傳佛教的法器和佛像為主。此尊造像無論從其造型、裝飾風格皆層次分明,均集中體現了宮廷的典型特征,既體現了皇室奉佛之誠悃,也反映出帝王后妃對于世壽綿長的希冀與向往。

2062 清乾隆 喀爾喀蒙古(扎那巴札爾風格)銅鎏金釋迦牟尼像 高12.8 cm
來源:德國納高拍賣
說明:此尊釋迦牟尼佛為清代漠北蒙古大庫倫札那巴札爾風格造像。釋迦牟尼身著袒右肩大衣,不注重刻化立體衣褶,四肢圓潤飽滿,展現出肢體的柔美,雙眉高挑,杏眼高鼻,鼻梁小巧,唇薄口小,容顏俊美。佛祖左手托佛缽,右手作觸地印,姿態莊嚴而生動。結跏趺坐在束腰蓮座上,蓮座較高,上下有連珠紋,蓮瓣呈半圓形,寬大圓潤,別具一格。另外封底形式特殊,離底沿較高,中心刻有十字金剛杵,杵上有鎏金。這些都是喀爾喀蒙古札那巴札爾風格的典型樣式。
5072 清 銅鎏金十一面觀音立像 高69cm
說明:觀音立像共五層,頂層佛面,紅色;次層為憤怒面,黑色;下三層各為三面,本面白、紅、綠三色。觀音修眉細目,清雅靜穆,雙耳垂珰,八臂,胸前二手合十,左右六手分持弓箭、蓮花、法輪、凈瓶等法器。上身袒露,左肩處披山羊仁獸,胸飾瓔珞,腕、臂、足飾寶釧,肩披帛帶,自臂纏繞,垂至裙下,作飛翹狀。下著長裙,裙分內外兩層,裙褶自然折疊,裙邊裝飾圖案。赤足,足下為覆蓮圓座,上飾一周連珠紋。佛像采用銅鎏金工藝制作,金色純正,技法嫻熟,精美細膩,十分難得。
5073 清 銅鎏金六臂大黑天 高11.4cm
說明:大黑天梵語意譯為瑪哈嘎拉,又譯為救怙主,為觀世音菩薩所化現的護法神,居諸護法神之首。修持六臂大黑天能庇護眾生脫離中陰身,解除眾生的艱難苦困。
5074 清 銅鎏金釋迦牟尼像 高17cm
說明:清代中期以后,藏傳佛教造像深受內地影響,相貌趨于漢化,五官的立體感逐漸減弱,變得愈加圓潤,使之情態更加平和溫文。釋迦牟尼像渾圓的臉型,還有豐腴的雙肩、臂彎皆充滿富于彈性的肌肉感。形如滿月的臉上五官勻稱,額間的白毫突出,與鼻梁、含笑的嘴巴連成一條直線,弧度優美的眉眼在側,五官舒緩而自在,這得益于千百年來形成的造像的黃金比例。十八世紀時,銅鎏金造像藝術高度成熟,甚至出現程序化的趨勢,但時代風格已十分穩定,釋迦牟尼的袈裟樣式在工匠的手中駕輕就熟,披在肩頭的衣角有幾層褶皺諳熟于心,佛祖的手印也拿捏的恰如其分。此尊螺髮青紺,肉髻高隆,寶珠頂嚴。額廣平正,眼瞼低垂,面容慈祥。身著袒右肩袈裟,衣褶簡潔明快。右手作觸地印,左手結禪定印,表示世尊歷經磨難降魔成道,一切大地之神可以作證。
5075 清 銅嵌銀、紅銅上師像 高 13cm
說明:上師方正圓潤的面龐,眉清目秀的容顏,流露出堅毅勇敢的氣質。上師結跏趺端坐,雙手禪定印。顯得沉靜祥和,散發著智慧的神韻。上師內著僧祗支,外穿僧衣,衣服邊緣錯銀、錯紅銅工藝,鏨滿纏枝蓮花和卷草花卉。花紋繁縟細密、花枝宛轉妙曼、精妙入微。衣褶繁復,流暢自然,十分寫實,很好地表現出衣物的質感。此造像為黃銅鑄造,錯銀、黃銅,色澤沉古,別有一番韻味。
5076 清 銅釋迦牟尼像 高 45cm
說明:釋迦牟尼在悟道之前,魔王十分驚恐,派魔軍前來侵擾以阻止世尊成道。世尊右手輕輕觸地,霎時山崩地裂,魔軍紛紛墜入地縫。此即觸地降魔印之來歷,這也成為塑造釋迦牟尼的固定造型。此像黃銅鑄造。佛陀頭飾螺發,肉髻高聳,寶珠頂嚴。面相圓潤,額際寬闊,雙目低垂,兩耳垂于雙肩,神態寧靜內省。寬肩束腰,肌肉飽滿,軀體挺直,身材比例均稱,手腳刻劃寫實。身著袒右肩袈裟和僧裙。覆蓮花座,下有蓮花瓣一周,蓮瓣挺拔飽滿,制作精致,具有清早期藏西風格佛造像的鮮明特征。
5077 明 銅菩薩立像 高 73cm
說明:菩薩雙足并立,腰部纖細,略呈三折枝姿,頗具女性的妙麗之美。發髻高聳,余發披肩,頭戴三葉寶冠。面龐方圓,額際高廣,彎眉與鼻脛相連,目光俯視,現慈悲之態。袒露的上身佩戴華麗的項圈,腰系束帶,并有多個U型瓔珞,下身著長裙,裙擺飄逸流暢。整體鑄造精良,形制大氣,是一尊難得的明代造像。
中拍國際2014年秋季拍賣會
預展時間:2014年12月1日-3日 9:00~21:00
預展、拍賣地點:北京鵬潤大酒店(朝陽區霄云路26號)
拍賣時間、場次順序:
2014年12月3日(星期三)
13:00 瓷器、雜項、玉器工藝品專場
17:00 陳年中外名酒專場
18:00 源浩藏珍(二)專場
拍賣現場電話:010-51088888
公司咨詢電話:010-883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