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說:“圣人含道應物,賢者澄懷味象。”藝術審美從來都是主觀對客觀的觀照,審美者的理念也從來都是要打磨、提煉和與時俱進的。當今藝術市場精彩紛呈,審美理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就更要求收藏者觀照內心,摒除雜念,堅持自我,尋找適合自己的藝術品。只有“澄懷”,方能“味象”。中國藝術品最顯著的審美特點就是“寫意抒懷”,極具主觀色彩,只有真正讀得懂,內心真正喜歡的藝術品才是最適合的,才是最能帶給我們精神回報的選擇。
2012年中拍國際秋拍推出“澄懷味象—中國書畫專場”,恰好為這種多層次的審美選擇提供了豐富而廣闊的平臺。本專場得到廣大藏家和朋友們大力支持,踴躍提供藏品,特別榮得南京清涼畫館、揚州板橋畫院、愛平樓、瑛珺閣,人民大學教授陳傳席先生、著名畫家高歌先生等機構和個人的鼎力支持,友情提供書畫精品,在此一并致謝。
徐悲鴻 搔癢
1943年作 紙本立軸。110×61.5cm,約6.1平尺。
款 識:宗藝先生雅教。癸未晚秋,悲鴻。
印 鑒:東海王孫、徐。
出 版:《徐悲鴻畫馬集》第23頁,徐慶平、趙東暉編輯,吳作人題簽,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徐悲鴻紀念館自印。
展 覽:2009年11月7日香港青年協會徐悲鴻藝術空間成立徐悲鴻真跡特展。
2010年9月4日至5日“徐悲鴻杯國際青少年兒童比賽”2010年香港區頒獎禮暨展覽,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 流 傳:徐悲鴻紀念館舊藏。
說 明:此作品2009年11月7日由徐慶平捐贈給香港青年協會,後來由該機構慈善拍賣拍出。2011年11月3日上午10時,經廖靜文看原作證實確為徐悲鴻紀念館曾藏的真跡,經徐悲鴻紀念資料室和財務工作人員證實所附《徐悲鴻畫馬集》為徐悲鴻紀念館售出。
啟 功 秋山行旅圖
1946年作 絹本立軸。74×43cm,約2.8平尺。
款 識:元白寫。啟功四六年舊作也,為友人所得并加裝池見示因識。一九九零年,啟功於北京。
印 鑒:啟功私印、啟功。
出 版:《啟功遺墨選》第4頁。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版。
展 覽:展覽于“啟功遺墨展”,中華世紀壇展館,2012年7月26日至8月4日。
說 明:本拍品由中國收藏家協會副秘書長張忠義先生在“啟功遺墨展”展覽期間以重點作品加以介紹。(附采訪視頻)
黃君璧 青林紅樹一川秋
1948年作 紙本鏡心。106×45cm,約4.2平尺。
款 識:青林紅樹一川秋,戊子夏日,南海黃君璧。
印 鑒:黃君璧印、君翁。
著 錄:《黃君璧畫集》第23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年版。
亞 明 南華山
1978年作 紙本立軸。68×45cm,約2.7平尺。
款 識:南華山。亞明作。
印 鑒:亞明之印。
出 版:《榮寶齋》第44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9月版。
林散之 草書黃庭堅題《楊凝式書》
1976年作 紙本立軸。108×34cm,約3.3平尺。
款 識:曉雨同志屬書,丙辰七月中旬,散耳。
印 鑒:林散之印、大年。
說 明:此作品現藏家得自作者親屬。
王 鐸 草書臨《閣帖》
1643年作 綾本立軸。195×54cm,約9.4平尺。
款 識:癸未七月,王鐸。
印 鑒:王鐸之印、璚惢廬。
附屬作品:蕭平邊跋:筆走龍蛇,氣勢縱橫,此王鐸崇禎十六年五十二歲所書真跡也。展軸一讀,襟懷為之開。辛卯歲之尾,戈父蕭平識。(鈐印:蕭 、平)。 蕭平題簽條:王鐸草書真跡。蕭平(鈐印:蕭 、平)。
說 明:此作品經蕭平先生鑒定為真跡,并邊跋和題簽條。 蕭平(1942-),別屬平之、戈父。室名愛蓮居。祖籍揚州,生於重慶,現居南京。當代著名書畫鑒定家、史論家、書畫家。徐邦達入室弟子,致力於書畫鑒定,研究凡四十餘年,尤擅鑒定古代書畫及近現代“金陵畫派”書畫作品,在業界有極高的盛譽及話語權。
薛 亮 雨後黃山鐵鑄成
20世紀90年代作,2012年邊跋 紙本鏡心。139.5×68.5cm,約8.6平尺。
款 識:黃山云趣。寫黃山西海門一景,於石頭城漢中門外澹澹齋。
印 鑒:澹齋、薛亮、心曠、為所欲為、自作自受、好夢。
附屬作品:薛亮邊跋:1、雨後黃山鐵鑄成。壬辰夏,薛亮題舊年作品於石頭城五臺山下。(鈴印:淡齋、薛亮、薛押。)
2、此余昔年雨中登黃山之所得印象也,雨後黟山匪惟絕,在奇松怪石云海,更以氣脈之通氤氳而成,黑白殊勝之觀,猶如雨後觀景,水澤峰潤其色如鐵極濃重,渾厚華滋之致也。斯景云白峰濃,天開畫圖,饒有別趣,昔潘天壽先生,有佳作題曰:雨後千山鐵鑄成,吾亦效顰作此圖。薛亮記於石頭城下。(鈴印:薛亮、淡齋。)
蕭 嫻 行書“天地往來”四言巨聯
1992年作 紙本立軸。151×40.6cm×2,約11平尺。
款 識:蕭嫻,年九一。
印 鑒:蕭嫻、枕琴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