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老油畫”即將亮相中拍迎春拍賣會
發布日期:2012-12-14
中拍國際2007年迎春大型拍賣會即將于2007年1月18日在北京漢華國際大酒店與藏家見面。本次拍賣會除了保持中拍國際一貫的瓷玉雜高品質特色外,書畫油畫拍品質量取得突破進展。拍賣會將分為中國書畫(一)、瓷玉雜、柳林齋藏畫、中國書畫(二)、油畫等多個專場,共計700余件拍品。
中國書畫兩個專場以及柳林齋藏畫中的國畫部分集中了齊白石、傅抱石、吳冠中、劉海粟、關山月、黃胄等大家珍品。
國畫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兩幅巨幅山水畫,劉海粟的三米三橫幅《黃山天下奇》以絢麗豐富的色彩和恣意的潑墨描繪了黃山的奇幻天姿,堪稱劉海粟晚年畫黃山的扛鼎之作。關山月的三米六幅《榕蔭圖》以少見的工寫兼修的筆墨和開合自如的嚴謹構圖,綿延蜿蜒,層層疊疊,鋪陳出南國獨特榕樹美景。
其他如齊白石的《人物》只是寥寥粗壯有力的線條,人物形神俱出,是齊白石人物精品,此畫在解放前后先后經過權威文物機構和大藏家收藏,歷經歲月考驗。傅抱石的《山林高士圖》也是一幅傳承有序的力作。吳冠中的《春江鴨戲圖》洋溢大師線條和色彩,美侖美奐,是吳冠中國畫精品。此外林風眠的《高士圖》、《仕女》、黃胄《新疆舞蹈》等多幅作品也值得關注。
油畫方面這次集中上拍了一批中國現代油畫史上油畫大家的“老油畫”珍品,引人注目。這中間有徐悲鴻的《水鄉一隅》、《男人體素描》,有林風眠的《琵琶女》、吳冠中的《歐洲水景》、有吳作人的《爬雪山》、《貴夫人》、還有陳逸飛的《威尼斯》、劉海粟的《黃山云海》以及常書鴻的《葡萄》、關良的《舊上海》、沙耆的《男人體》、《女人體》、周碧初的《雪山》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羅工柳,這位新中國數套人民幣的策劃和設計者,現代油畫史上大師級的人物,這次也有7幅油畫精品上拍,值得藏家重點關注。
如此多的油畫大家的“老油畫”珍品集中出現在一場拍賣會,這在近年的拍賣市場頗為罕見。據悉這些油畫中大部分是張崇文將軍舊藏。張將軍是50年代授銜的少將,5屆全國政協委員,能詩善文,被譽為“一代儒將”,書畫、油畫收藏是將軍窮其一生的愛好,尤其是油畫,張將軍是國內最早的油畫收藏大家之一,與國內許多著名畫家林風眠、劉海粟、吳冠中等均交誼深厚,其藏品多直接得自畫家。
在當代油畫藝術頻出天價、熱鬧紛紜背景下,老油畫顯得相對寂寞冷清,在此情形下致力于老油畫的拍賣是否不合時宜?
中拍國際藝術品部張云洪先生認為,現代油畫史上已經有學術定位的油畫大家價值低估已經不是現在才出現的問題,這固然有其歷史的原因:從時期上講,新老油畫可以以90年代初期拍賣市場興起為界限,而除了徐悲鴻、吳冠中等少數幾個大家之外,大多數老油畫家基本沒有經歷90年代后的藝術市場尤其拍賣市場的洗禮,藝術品收藏投資機構和藏家介入老油畫基本失去“籌碼”低位收集的時機和市場培育的階段,價格自然很難建立在空中樓閣,價格與價值的背離是必然結果。
但作品價格終歸還是由其藝術價值決定,這是藝術規律。當代油畫作品建立在炒作和跟風層面上的非理性價格透支不會持續長久,藏界的目光必然會更多投向已經有官方定位的老畫家和“老油畫”,他們的價值重估和回歸必然是大勢所趨,只是這種重估和回歸有可能會是個緩慢漸進的過程,但也極有可能會出現久積之后的爆發。
張云洪介紹說,就我們的接觸,實際上有不少實力機構和藏家已經在逐步、不事聲張地收進老油畫,眼光創造價值,相信老油畫的春天不會遠。中拍國際在這里希望給他們提供一個交流和交易的機會。
與“老油畫”價值重估相對應,當代油畫的價值挖掘也是一項值得嘗試的工作。這次中拍國際當代油畫部分除了推出王衍成等已經成名的少數幾個畫家之外,另著重推出了若干進入市場較晚、價值值得挖掘的具升值潛力的中青年畫家作品,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作品藝術價值已經到達一定水準,而市場認知度不高、價位低,類似“原始股”,這里面,張文斌、劉溯、楊悠明、秦宇、吳宇芳、周武發、楊凱、王曉明、金隆貴等是佼佼者,這些陌生的名字相信很快為藝術市場所熟悉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