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成人欧美在线,国产一区二区57,国产超短裙丝袜在线观看,大量国产私密保健视频

1934年 大維德爵士著《中國陶瓷圖錄》精裝簽名版
瓷器、雜項藝術品及古...
65 條記錄 11/11 頁 上一頁 第一頁 上5頁  11
1934年 大維德爵士著《中國陶瓷圖錄》精裝簽名版
拍賣號:1065      預估價(元)  90,000-100,000       (元) : 102,150
  • 尺寸:41×31cm
  • 拍賣時間:2013年6月4日

拍品說明:

編著:霍布森( R. L. Hobson, 1872-1941)
版別:倫敦1934年初版,限量編號650冊內200冊(450-650號)由倫敦Morrell公司裝訂本
收錄:《中國國家圖書館外文善本書目》,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頁130,編號V/NK4164/D24
說明:《大維德所藏中國陶瓷圖錄》為西方首位中國宮廷藝術收藏家第一次將其所藏的中國宋至清代宮廷瓷器展示于世界之圖冊,其出版時間1934年6月,恰是在1935-1936年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 London)籌辦之時,而其收藏者與本書作者亦為次年展會籌辦者之一,因此本書可視為1935-1936年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盛會之序幕。
精裝皮革包書脊、書角,書頂刷金,開本疏闊,水印定窯云紋及三羊紋于內頁天頭、地腳,印制精美。封面及內頁中文題字,為時任北平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題寫。書內所用羅馬數(shù)字系由當時著名字體設計家Eric Gill(1882-1940)特為本書而設計制作。全書精選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所藏中國宋至清代陶瓷240余件,珂羅版精印彩色及黑白圖版180幅,其中刻御題詩陶瓷18件、古月軒琺瑯彩瓷8件,其收藏來源自鹽業(yè)銀行所抵押清宮瓷器27件、源自北京頤和園瓷器1件、其余標明出自中國、日本及歐美收藏家瓷器多件,內有端方藏瓷1件、沈吉甫藏瓷5件等,書內詳細的器物說明,皆由大維德爵士親自編寫,而書內所選多見帶有款識的資料性瓷器,表明大維德爵士對中國文物研究的學者風范,為研究大維德基金會所藏瓷器最重要之文獻善本。
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 1892-1964),出生于印度孟買的英國猶太裔銀行及紡織業(yè)家庭,為20世紀西方最為重要的中國宮廷瓷器、書畫、漆器收藏家,所藏中國瓷器1400多件,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歷代官窯中的精品和帶重要款識的數(shù)據(jù)性標準器,其中包括僅次于臺北故宮的汝窯收藏和海外最好的琺瑯彩瓷器收藏以及被陶瓷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元青花標準器大維德瓶。為研究中國瓷器,大維德爵士自學中文,并多次赴中國學習研究瓷器,其間資助北平故宮的文物展覽,并親自參與了故宮博物院早期的文物登錄和展覽工作,接觸了大量清宮舊藏文物,故而養(yǎng)成其宮廷的鑒賞品味。而他的宮廷收藏,則以來自與1927-1928年,鹽業(yè)銀行出售溥儀1924年抵押的40余件清室珍寶最為知名,并構成了大維德收藏品中最精彩、最有代表性的部分,轟動當時的中國文物收藏界。1935-1936年,大維德發(fā)起和策劃了倫敦國際中國藝術展覽會,并作為理事會總干事來中國遴選展品,第一次全面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藝術,不僅使清宮藏品第一次走向海外參展,而且還聚集了大部分當時散落于海外博物館和收藏家之手的中國藝術精品,而成為中國古美術展覽史上的巔峰,至今無人企及。同時,他所收藏的北宋汝窯器物數(shù)量僅次于臺北故宮,而使大維德爵士成為西方最早研究汝窯的學者,也是西方公認的研究中國官窯瓷器的權威。他于1930年出資設立的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藝術與考古教授」席位,建立的中國藝術大學學位課程,不僅是英國第一個中國藝術學位課程,也是英國第一個藝術史學位課程。1950年,倫敦大學在布魯姆斯博瑞(Bloomsbury)的喬頓廣場(Gordon square)53號為大維德收藏特建專門的博物館,名為「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成為海外唯一的全部收藏一個國家的一個門類藏品和資料的專門性博物館,更使得陶瓷作為中國藝術的一個分支成為學院教學和學術研究的重要內容。同時,亞非學院也因此成為英國乃至整個西方中國陶瓷研究的中心。2010年4月,經大維德基金會董事會與大英博物館協(xié)商,大英博物館特提供專門展廳,而將大維德收藏轉于大英博物館永久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