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西遼(1131年~1211年)是中國古代契丹族建立的國家。亦稱黑契丹,哈剌契丹。由遼朝大將耶律大石在金朝滅遼后,于西北召集殘部建立。后來擴張到中亞,首都虎思斡耳朵,一時成為中亞強國。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所滅。佛教在遼朝時期已在契丹上層流行,在西遼時期也如此。
佛教的流行使得佛教藝術在西遼迅速傳播和發展,西遼早期廣泛汲取漢民族文化,隨著領土的擴張又逐步吸納了部分中亞地區特色,致使佛教自印度傳入西遼后形成的佛教藝術融合了多元化的元素,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此件觀音像胎體全部采用銀鑄造而成,表面鎏金,造型華麗凸顯尊貴氣質。觀音菩薩結自由坐于寶座之上,造型上沿襲了北魏造像風格,面相方圓,表情寧靜,肢體動作非常具有力度,極具藝術感染力。背光采用立體浮雕渲染出華麗的氛圍,帶有濃郁的中亞地區風格,尤其左右兩側站立的人物,服飾造型均明顯體現出中亞地區的特點。寶座鏤鑄極其繁縟,共分為兩個層次,上層鑄成兩位羅漢同樣結游戲坐席地而踞,表情祥和衣褶自然細節部分一絲不茍,周邊飾有四頭象首。下層中心部分鑄有迦樓羅神鳥兩側分別側立兩頭神獸,整個寶座的塑造具有鮮明的印度佛教特色。以此為依據可以認定此件觀音像為西遼時期作品。西遼在歷史上曇花一現,壯美而短暫,其為人們留下的遺存也少之又少,此件觀音像作為比較典型的西遼佛造像,具有非常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值得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