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此器承明末清初擬古風氣之影響,為滿足社會犀角稀少且珍貴,又欲求之的需要,而仿制的瓷器犀角杯。其胎質潔白如玉,白釉略帶粉紅,釉面滋潤光亮,凝厚如堆脂。在瓷胎上模印出犀角上常用紋飾,一面為松、鹿、鶴,取“鶴鹿同春”之意;一面為松及兩龍頭,一上一下遙相呼應,若隱若現,取“蒼龍教子”之意。明清兩朝德化窯是南方民間的著名窯場,在宋代白瓷和青白瓷生產的基礎上進一步創燒了一種釉色白中微閃牙黃或隱現粉紅色的白釉,被譽為“鵝絨白”、“豬油白”及“象牙白”,外國人更贊之為“中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