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成人欧美在线,国产一区二区57,国产超短裙丝袜在线观看,大量国产私密保健视频

微信小程序“中拍微拍”敬請關(guān)注


拍賣會時時有

微信搜索小程序“中拍微拍”,體驗線上拍賣會

關(guān)注公眾號全稱“北京中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輕松掌握公司拍賣動態(tài)!




中拍新聞
首頁 > 中拍資訊 > 中拍新聞
美石如玉——中拍國際秋拍壽山石專題
發(fā)布日期:2012-10-30

      2010年上海世博會福建館內(nèi),一尊重約600公斤,名為“《春聲賦》”的石雕擺件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的眼睛。此石雕質(zhì)地圓潤、色彩斑斕,以鳳凰呈祥、百鳥和鳴為題材,表達了中華民族和睦團圓、繁榮昌盛的美好愿景。這尊石雕即是馳名中外的壽山石雕。

 
      壽山石素有“中華瑰寶”之稱,是中國傳統(tǒng)的四大印章石之一,也被譽為中國的“國石”。它獨產(chǎn)于中國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qū)北峰壽山,品種達百余種之多。按傳統(tǒng)習(xí)慣壽山石一般可分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類。其中壽山溪水兩旁田坑底下出產(chǎn)的壽山石被稱為田坑石,田坑石按其顏色的不同分為“田黃”、“田紅”、“田白”、“田黑”等品種,尤以“田黃”為最。田黃石是壽山石中的極品,自古就有“一兩田黃三兩金”的說法。這主要因其產(chǎn)地稀少,全世界只有不到一平方公里產(chǎn)地,再有其質(zhì)地溫潤凝膩,在軟質(zhì)雕刻石中居首品,歷代明、清各朝均作宮廷御用,尊貴無比。 由于惜石逾金,如今稍大一點的田黃已絕少削石雕刻,多就自然形狀,浮雕薄意,故而本場中一枚田黃圓雕童子彌勒佛擺件就更加顯得異常珍貴了。
 
 
田黃雕童子彌勒佛   4.3*1.7厘米,重10克
 
      水坑石產(chǎn)自壽山村南面的坑頭礦脈,礦石由于長期受地下水侵飴,多呈透明狀,肌理晶瑩,富有光澤。水坑石是壽山石中各種晶凍石的薈萃,主要品種有水晶凍、魚腦凍、黃凍、天藍凍、牛角凍、鱔草凍、瑪瑙凍、環(huán)凍及掘性坑頭等,色澤分黃、白、灰、藍諸色。水坑石出石量也少,質(zhì)佳者更罕,故有“百年稀珍水坑凍”之說。本場中一枚高山瑪瑙凍素章,柔肌似水,半通靈的地子上點以水墨狀色塊,婉約動人,足可詮釋水坑石的夢幻之美。
 
高山瑪瑙凍素章   高11厘米,底面3.2*3.2厘米
 
      山坑石是分布最廣,品種最多的壽山石系,是高、中檔壽山石印章和石雕藝術(shù)品的主要原料來源,通常以礦洞、色澤、紋理和質(zhì)地的不同特征而命名,也有以開洞者人名命名的。遠近聞名的高山石、芙蓉石、善伯洞等皆是山坑石的代表。高山石品種繁多,是山坑石中最大的一脈。其色澤瑰麗多彩,紅、黃、白、紫、黑、灰、赭諸色俱備,常多色交雜,或由淡漸濃、或色層分明,或如行云流水、或如彩霞生輝,故而又稱“巧色高山”。本場中即有多件不同品種的高山石巧雕作品,如“水洞高山 暮江垂釣”擺件;“高山朱砂 舔犢情” 擺件;“高山花坑 豹子” 印章;“雞母窩高山 雙龍戲珠”印章等,色彩絢麗爛漫,雕工細膩傳神。值得一提的是,本文開頭所道世博會“春聲賦”即為雞母窩高山石所雕。
 
 
高山花坑印章 豹子    14*6*6厘米,重964克
 
 
 
雞母窩 雙龍戲珠 13.5*5*5厘米,重1330克
 
      芙蓉石也是壽山石中的名貴品種,近代大家陳子奮曾贊道:“芙蓉之質(zhì)與色,直可與田黃凍石雄峙壽山”。皆因其質(zhì)地極為溫潤,凝脂,細膩,雖不甚透明,然雍雅盡在其中。芙蓉石以顏色命名,白芙蓉質(zhì)極細嫩,黃芙蓉通明嫵媚,紅芙蓉妖艷奪目,此外還有淡青色的“芙蓉青”,白地暈紅點的“花紅凍”等。又有以礦洞分為“將軍洞”、“上洞”的,尤以“將軍洞芙蓉”最負盛名,乾隆時期便著稱于世。在本場拍賣中,亦呈現(xiàn)多件芙蓉石雕刻精品,題材有“太白醉酒”、“福壽”、“羅漢”、“海的女兒”等,無不通靈瑩麗,明艷嬌俏,且均為老坑芙蓉,種好質(zhì)佳,難能可貴。
 
 
老性芙蓉 太白醉酒   10.5*6.5*3.5厘米,重253克
 
      善伯洞源于杜陵山臨溪處,此石溫膩脂潤、略呈半透明、性微堅,肌理多含金砂點和粉白點,同樣色多鮮艷。善伯洞自1989年以來屢出佳石,品種分為紅善伯洞、黃善伯洞、白善伯洞、善伯晶、銀裹金善伯洞、善伯尾等。本場一枚善伯洞印章“雙龍戲珠”乃福建工藝美術(shù)大師張志在所雕,其龍紋怒發(fā)長須、精勁威猛,主紋飾紅白分明,莊重大氣,章體則白中若現(xiàn)桃粉,如少女腮紅般嬌美,略微扶去龍紋的凝重,符合現(xiàn)代審美意趣。
 
 
善伯印章 雙龍戲珠   作者:張志在   16.5*3.5*3.5厘米,重445克
 
      壽山石雕自南朝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其表現(xiàn)技法有圓雕、浮雕、矮雕、薄意、印鈕、鏤空和鑲嵌等。其刻藝講究“相石取巧”,即根據(jù)石料的形狀、色彩特點進行構(gòu)思,因勢造型,因材施藝,使寶石的自然色相和奧妙神工渾然一體,巧奪天工。據(jù)聞乾隆皇帝對壽山石情有獨鐘,其所擁有的一千五百多枚印章當(dāng)中有三分之二是用壽山石刻成的。“萬朵云霞幾度攀,珠光寶氣絕人寰,風(fēng)靡皖浙千家刻,功在印壇是壽山。”現(xiàn)代著名金石家錢君陶如此評價壽山石在篆刻藝術(shù)史上的功績。正因為受到眾多人的推崇與喜愛,壽山石的價格突飛猛漲,現(xiàn)如今好的作品更是千金難求。本場“美石如玉——壽山石”專題中精選出的二十余件壽山石雕作品為資深藏家傾畢生之力所藏,此番面世,機會可貴,值得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