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拍國際2011春拍油畫專場作品推介
發布日期:2012-12-24
·姜國芳
197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留校任教。
1986年參加全國第六屆美術展覽,獲北京一等獎,
1990年參加阿曼舉辦的“國際青年雙年藝術展”并獲優勝獎。
1993年組織并參加“具象油畫展”(中國美協主辦)。
2003年參加邁哈密藝術博覽會。
2004年故宮博物院主辦“姜國芳紫禁城系列展”。應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邀請講學,參加紐約帝國大廈的“世界華人藝術家精品展”。
2004年11月作品《天子》參加翰海拍賣,成交價為297萬。
2005年應意大利羅馬省主席的特別邀請,意大利總統贊助,在羅馬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國家博物館巴爾博大廳舉辦第九次“姜國芳紫禁城系列作品展”。此次展覽為第一位亞洲藝術家進入該博物館舉辦個展。
2005年11月作品《宮門》參加嘉德拍賣成交價為253萬。
2005年12月15日激活全球巡展計劃,將依次前去西方十國的博物館進行世界巡回展覽,歷時三年。
圖:姜國芳 180x160cm 紫禁城系列之一《雙鳳呈祥》

這幅畫創作于1995年香港國際藝術博覽會,《雙鳳呈祥》作為最重要的作品陳列在會場中央。這幅畫曾多次參加國外的展覽:1995年香港國際藝術博覽會,1995臺北藝術博覽會。1995年比利時的《中國油畫:從現實主義到后現代主義》畫展;1997年少勵畫廊《五周年慶典展》;泰國《第一屆當代中國藝術展覽會》;1998年柏林《東西方藝術交流展》;2004年的故宮博物院主辦的《姜國芳·紫禁城系列展》;2005年意大利威尼斯宮主辦的《姜國芳·紫禁城系列展》。介紹此幅作品的中外出版物有數十種;七種版本的姜國芳個人畫冊;以及各類報刊雜志。
姜國芳是一個具有獨立風格的藝術家,他不屬于任何畫派,他的作品雄渾大氣,在藝術上他追求的是鮮明的中國風格,從故宮奢華的房間里和中國傳統裝飾中獲取了創作的靈感,而更多靈感來源于女人公主,皇后,嬪妃和宮女。畫家借助油畫語言與歷史畫的創作形式,來表現中華民族的歷史并聯系當代社會的變化,這幅作品唯一的女性形象成為了作品描繪的中心,姜國芳以凝重、委婉陰柔的情感為基調,表現出女性自信、美麗、善良、健康,甚至充滿了現代女性的品格特質。在姜國芳的筆下,紫禁城內的神秘卻被生動地反映在畫布上,配以紅色等中國封建社會最為重視的顏色,油畫中的紫禁城女人一番意境。
畫家既試圖繼承古典寫實的精神,又努力注入個人的情感和理解方式,并將其轉化為緊扣時代脈搏的“新寫實主義”。姜國芳擅于結合美術發展的新結論,進而形成符合當代審美特點、展現當代審美特征的新繪畫形式語言、在造型、色彩、結構、空間、筆觸等諸方面的推陳出新。
我的這批紫禁城系列作品(《雙鳳呈祥》是其中一幅)追求是新古典主義風格,創作和理念是八個字:神圣莊嚴、唯美愉悅。神圣莊嚴是所有古典主義藝術的特點,而新古典主義就是將現代人的審美取向加進去――就是唯美愉悅。 ——姜國芳
·孫為民
1946年生于黑龍江。1967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后留校任教。1984年考取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研究生班。1987年碩士畢業并留校任教。當代著名油畫家,當代中國油畫學院派的領軍者。
油畫《深秋》參加1984年在日本舉辦的亞洲美展。
油畫《黑衣少女》、《湖》參加1986年國際藝苑第一回展覽。
油畫《綠蔭》組畫參加1996年在開羅舉辦的第五屆國際造型藝術展。
油畫《暖陽》參加1996年中國油畫學會第一回展覽
油畫《晌午》參加1997年威尼斯雙年展。
油畫《農家十月》參加2004年第十屆全國美展(評委)。該作品參加北京《時代風采》畫展獲佳作。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油畫界出現了一批具有深厚的油畫基礎功力又有個人感受的畫家,孫為民就是其中的一員。這得益于他在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期間的學習趨向,同時又全面熟悉了西方油畫的發展狀態,突出學習了西方造型體系中的體積、空間、語言,所得成果促使他以后的畫風有了明確的變化。在燈光與外光系列作品中,強化了油畫中的渾厚感與力度,并與外光中的斑爛色彩相融合。加上他原有對生活純正的激情表達,形成了孫為民近幾年的油畫特色,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著名油畫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院長 靳尚誼
孫為民是一位扎實沉穩的實踐家。他的繪畫語言到位,人物造型和色彩勝人一籌。他創造的畫面有純真的抒情意味,感覺更為細致和豐富。他在比較單純的色彩中追求色調的和諧,他對光的表現有特殊的興趣,色離不開光,光和色是一體的,沒有光就沒有色彩和色調,因此,他的外光表現始終是和生活感受融合在一起。在他的筆下,形象凝練而感情親切。他深深懂得,藝術家的風格形成既是其藝術成熟的標志,也是其藝術定型化的開始。
——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央美術學院博導、《世界美術》雜志主編 邵大箴
圖:孫為民作品《女人體》

孫為民筆下的這幅人體作品:他崇尚自然之美和傾心于樸實的性情在他的人體作品中表現為造型的莊重大方。他的人體作品基本上是正視角的,即把人物安置在畫面中心視角中,有一種端莊、穩定的狀態。同時,他的素樸意識在人體作品的色彩上也顯露出來,色調以整體性強為特點,色彩變化的鋒芒隱含在統一的色層之中,顯得含蓄和內在。這幅《女人體》溫暖的光給她和她所處的環境籠罩上強烈的氣氛,畫中女人姿態微微傾斜,溫溫爾雅又不經意間流露出羞澀與安靜。畫家運用了緊密的筆觸,特別著力刻畫了人物身體的動態,讓身體弧形的線條與背景的筆觸融混在一起,襯映出人體肌膚的明亮。
他畫的人體是以人為主題,醉心于人的內在真實,把人體當作愛和理想的對象,當作自己熱愛生命的象征。就像哲人用平凡的話語闡明真理一樣,孫為民油畫藝術中的樸素與高貴,是一個高層次的統一體,他通過真誠與智力構造了它。在這個過程中,孫為民藝術中純粹繪畫性的因素更為強化了,如他自己的愿望,他已能運用盡可能完美和地道的油畫語言,表現他的思想和感情。
·于普潔
1943年生于山東,擅長水彩畫、粉畫。自幼酷愛繪畫,1961年入伍,曾拜著名油畫家何孔德、高泉等為師,在他們指導下創作。1968年青島市京劇團舞美設計,1969年至今青島日報社美術編輯。1989年畢業于中央電大新聞專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畫院特聘高級畫師、山東新聞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青島美協油畫藝委會顧問。
1973年《鍛煉》(國畫)入選1973年《全國連環畫國畫作品展》,復制作品隨《現代中國畫》出國展覽,被國家收藏。
1978年《逐浪高》(油畫)入選華東六省一市肖像作品展。入選《肖像畫集》。
1979年《對蝦歷險記》(水粉組畫)入選《首屆全國科普美展》,榮獲二等獎。
1980年《邱少云》(彩色水粉連環畫)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1987年《更上一層樓》(水粉)入選《第一屆全國水彩水分畫展》。
1990年水粉作品《布達拉宮》、《晚歸》在埃及、摩洛哥、斯里蘭卡展出。
1979年《對蝦歷險記》(水粉組畫)入選《首屆全國科普美展》,榮獲二等獎。
1980年《邱少云》(彩色水粉連環畫)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1987年《更上一層樓》(水粉)入選《第一屆全國水彩水分畫展》。
1990年水粉作品《布達拉宮》、《晚歸》在埃及、摩洛哥、斯里蘭卡展出。
1990年《大海奇觀》(水彩組畫)入選《第二屆全國科普美展美哉中華、愛我中華》展覽。
1992年《海韻》(水粉)入選《全國第二屆水彩水粉畫展》榮獲優秀獎。
1993年《于普潔油畫展》在臺灣臺北、高雄兩市展出。
《于普潔油畫集》在臺灣出版。
1996年《海歌》(水粉)獲《第三屆水彩水粉畫展》銅獎。
1997年油畫作品《雪浪花》參加北京中國家的“97春季拍賣會”。
1997年油畫作品《藍色的夢》、《海歌》、《金輝曲》,入選1997年日本國際藝術節。
1997年《于普潔作品選》由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1998年5月,油畫作品參加中國藝術博覽會。
1998年11月,油畫作品參加上海藝術博覽會。
1998年《太平灣的早晨》(水粉)入選《第四屆全國水彩水粉畫展》。
1998年《于普潔大海油畫展》在上海展出。
1998油畫作品《濤聲》參加上海朵云軒“98春季藝術拍賣會”。
1999年《海唱》(水粉)獲《全國第九屆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
2003年《中國當代油畫家——于普潔油畫作品》由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3年“于普潔大海油畫展”在青島展出。
2003年《于普潔油畫作品》明信片由青島出版社出版。
2004年于普潔油畫展在臺灣高雄市展出。
1992年《海韻》(水粉)入選《全國第二屆水彩水粉畫展》榮獲優秀獎。
1993年《于普潔油畫展》在臺灣臺北、高雄兩市展出。
《于普潔油畫集》在臺灣出版。
1996年《海歌》(水粉)獲《第三屆水彩水粉畫展》銅獎。
1997年油畫作品《雪浪花》參加北京中國家的“97春季拍賣會”。
1997年油畫作品《藍色的夢》、《海歌》、《金輝曲》,入選1997年日本國際藝術節。
1997年《于普潔作品選》由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1998年5月,油畫作品參加中國藝術博覽會。
1998年11月,油畫作品參加上海藝術博覽會。
1998年《太平灣的早晨》(水粉)入選《第四屆全國水彩水粉畫展》。
1998年《于普潔大海油畫展》在上海展出。
1998油畫作品《濤聲》參加上海朵云軒“98春季藝術拍賣會”。
1999年《海唱》(水粉)獲《全國第九屆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
2003年《中國當代油畫家——于普潔油畫作品》由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3年“于普潔大海油畫展”在青島展出。
2003年《于普潔油畫作品》明信片由青島出版社出版。
2004年于普潔油畫展在臺灣高雄市展出。
2009年畫集《藍色的愛——于普潔海景油畫》有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圖:于普潔 110x170cm 《海唱》

把自然大地轉換成美妙的藝術作品,用以美化世界,凈化心靈,是繪畫藝術家在人類生活中的崇高神圣使命。于普杰先生以擅長畫海著稱,是一位虔誠的海之戀者,于普潔說:“我不是有意識地去畫,是環境造成的。”生活在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每天都能見到大海,三十多年來,于普潔不停地用它手中的畫筆表達他心目中浩瀚無窮、千變萬化的大海。一幅幅海景富有生命,它們不僅僅是海,更飽含了畫家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他的大海是有生命的,寄托著畫家的感情。那些怒吼的、平靜的,夕陽下、深夜中的大海,它的形態,它的色彩,它的水浪,它的聲音,沒有一刻是平靜的或與過去相同的。浩瀚的大海,波濤洶涌、瞬息萬變,流動的過程中使人實在難于把握其瞬間所呈現的波瀾壯闊的氣勢、鬼斧神工的景觀、美侖美奐的境界。
在他筆下,無論大海如何咆哮,如何變幻無窮都帶給人真實而直接的厚重美感,正面沖擊著觀者的視覺感官和藝術神經:在他筆下,大海無論是驚濤駭浪,還是靜謐舒緩,從不扭曲,從不遮掩,從不怪誕,透著一股浩瀚海洋應有的坦蕩勁兒,一如于普潔本人。
節選自楊克山《藍色的愛——于普潔海景油畫》前言部分
·季宏敏
1959年9月生于上海。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解放軍第二炮兵政治部專業美術設計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藝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北京油畫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曾為國家設計《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七十周年》、《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方志敏同志誕辰一百周年》、《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等紀念郵票及小型張。
曾參加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屆全國美展,第二屆、第三屆中國油畫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全國美展。
曾獲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建黨七十周年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孫中山與華僑國際美展優秀作品獎,第一屆威尼斯國際網絡雙年展獲本屆展覽“網絡大獎”。
多次隨團出訪美國、法國、德國、奧地利、意大利、捷克、俄羅斯等國。
作品曾多次參加在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新加坡及中國臺灣、香港、北京、上海等地區的各種展覽,作品曾參加北京保利、翰海、榮寶、中鼎國際、中拍國際、東方博物等拍賣活動。有部分作品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
季宏敏熱愛西藏,曾八次進藏采風。和藏族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畫了大量的反映藏族生活的油畫及速寫作品,他的《金珠瑪咪》、《扎西格勒中士》等作品,在全國美展中獲獎,部分作品在保利、榮寶、瀚海、中拍國際等拍行成功拍出,受到收藏界的廣泛好評。他的作品是目前藏族題材繪畫中,有影響的實力之作。
圖:季宏敏油畫《浪卡子》80×100cm

趟過“圣河”的靈魂——觀季宏敏油畫作品
乙舟/文
對季宏敏來說,當他面對自然、面對現實生活的時候,他那種迷戀于荒涼的泥土以及天堂般遙遠的事物的靈魂,便有了詩人般的勇氣。用他那自制的大的讓人生畏的畫筆,在心靈的畫布上自由的涂抹,留下了一幅幅圣潔的“詩作”。
季宏敏的作品是一種全裸的大自然肖像,看起來似乎直接來自于現實,但他卻把大自然中的附加事物與大自然本身剝離,還原其最本質的精神內核,在物化的層面上體現豐富的視覺想象,這些作品生動且充滿自然象征主義的光彩,是對自然萬物的再造。他的作品不是為市場玩家生產的符號,不是一種簡單的表象和單純的直覺印象,而是指向馬丁•海德格爾所說的對自然精神世界的超越,一種宇宙自然萬物的精神存在,他的作品猶如經過“圣河”的洗滌,一切現實的、自然的影像,在他難以捉摸的情感觀照下,似乎都被施加了魔法,能引導人們進入一種超越自然、超越靈魂的虛擬世界。體驗一種佛、道空靈意識以及不滅的大自然靈魂存在,他對自然萬物有著一種不計后果的獻身精神和抱有宗教信徒般虔誠的態度。溝通與自然、關懷與萬物,虛擬而又真實的精神國度,流淌著多元化的旋律。讓觀者滯留在全裸的自然之中,如夢似幻,虛實難辨,烏托邦式的似像之美,幻想家與現實的結合體,一種夢游現實主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