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青白玉滿雕深山撫琴香筒(一對) 直徑3.9高25 cm
說明:香筒,亦名香籠,是人們生活中的實用品,又是可供欣賞的藝術品。基本造型是細長的直筒,上下各有一個扁平的蓋頂和承座,主體部分鏤空花紋以散發香煙。筒內有一枚小插管,用以插直燃式線香。香筒是明代頗具特色的香具,延用至清。此香筒以優質青白玉鏤雕而成,采料碩大,呈直管狀。體外壁因材施藝,以高浮雕、鏤雕等手法結合,刻畫出一幅仙山之景,畫面中怪石聳立,高大的樹木枝葉婆娑,濃蔭蔽日,其間山路曲折、亭臺掩映,十分雅致。在香筒的上下兩端各嵌以純金蓋面,更顯的莊重典雅,十分優美。此件香筒體諒碩大,氣度不凡。畫面構圖嚴謹,人物形神皆備,雕琢技藝精湛。且其玉質細密,包漿濃郁溫潤,可謂良材精工,美材美器,是典型的乾隆玉作風格,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參照圖:清乾隆玉漁樵圖香筒《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下)》P37
清 和田白玉龍鳳紋熏爐 高12長9.2 cm
說明:和田白玉雕刻,材質珍貴,玉質瑩潤。鼎形,鏤雕覆碗形蓋,圓形捉手。兩側鳳首立耳,爐身高浮雕游龍紋,龍身蜿蜒,龍尾朝上,龍首彎曲以頸為足,雕刻生動,呼之欲出,紋飾繁縟,罕見。內外拋光,玉質柔潤光潔。造型端莊穩重,打磨技法嫻熟精湛。
清 和田白玉饕餮紋獅鈕龍耳銜爐 長13.5高8.5 cm
說明:蓋爐是清代常見玉作,書房常備,爐內焚香,一室皆凈,是古代具有濃厚文化氣息的產物。此爐色澤溫潤,造型穩健,獅鈕雄壯,雙龍耳銜環,器表雕刻饕餮紋,底部圈足。本品采用大塊和田玉,取古樸厚重之吉金造型,處處彰顯出古雅樸拙的唯美,構思巧妙,刀工細膩流暢,仿古卻不同于古,具有典型清中期仿古玉器的意蘊,于富麗中增添古雅之姿,實為精彩,為不可多得的玉雕珍品。國內外各大拍賣會亦有同類白玉蓋爐現身,均價格不菲,足見其珍。
清 白玉龍紋爐 高10直徑18cm
說明:此玉爐通身以和田玉雕琢而成,色澤溫潤,質地瑩潤,如脂若冰,工藝精湛。爐通身淺浮雕夔龍紋,雙螭龍耳,銜活環,螭龍目視前方,面色威嚴、肌肉渾圓,頗顯威勢,惟妙惟肖;腹下三足,為獸面蹄形足,敦實有力。此器造型古樸厚重,琢磨精美,展現了清代精彩絕倫的玉雕技藝,堪稱此一時期重要的玉雕精品。為陳設賞玩佳品。
清 白玉香筒 高15.3cm
清 和田玉雕三足雙耳爐 高4.5直徑8.3 cm
清 和田青白玉香插 直徑9.2高2.5 cm
清 “乾隆御制”款三足爐 高6cm
清 “大明宣德年制”款朝天耳爐 直徑11.2高9cm
清 “大明宣德年制”款橋耳爐(原座) 直徑12.5高11.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