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說明:
口沿微侈,圓腹平底。肩部置短流、雙系和曲柄。腹部寫“酒”字,胎呈灰白色,質地堅硬,除底外通體施青中泛黃色釉,釉色均勻穩(wěn)定,釉面開細碎紋片。彰顯古樸意味。
長沙窯為唐代重要瓷窯之一,地處今湖南省長沙北郊銅官鎮(zhèn)及書堂鄉(xiāng)石渚瓦渣坪一帶。始燒于中唐,盛于晚唐,至五代以后漸衰。長沙窯裝飾方法多樣,有貼塑、印花、劃花、文字、繪畫、點彩等,是釉下彩裝飾工藝的發(fā)源地,并成功創(chuàng)燒了釉下銅紅彩,是釉里紅的鼻祖,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長沙窯器型繁多,除常見的碗、盤、碟、壺、罐外,文房用品、瓷枕、燭臺也多見,并有凈瓶、爐、佛像等佛教用品和笛、鼓等樂器發(fā)現(xiàn)。